止癢最好冰敷 藥膏風險多多
今年夏天陽光特別燦爛,非常適合帶孩子到郊外踏青、野餐,欣賞美麗的風景之餘也可以順道做做日光浴。不過郊外蚊蟲多,體溫高、沒有抵抗能力的寶寶常會成為蚊子下手的目標。當寶貝遇上「蟲蟲危機」,該怎麼辦?
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過敏感染科主治醫師陳俊仁表示,人被蚊子叮咬後通常會產生紅、腫、癢等局部過敏反應,2歲以下的小小孩也不例外。由於寶寶一被蚊子叮就會下意識搔抓腫包,很容易讓身上布滿「紅豆冰」,許多家長為了避免孩子抓破皮,都會拿萬金油、白花油、綠油精或面速力達母等家庭常備藥替孩子止癢。
然而,這些冰冰涼涼且略帶刺激性的藥膏多半添加薄荷醇、樟腦、甲基水楊酸等成分,小小孩擦了容易過敏,食品藥物管理署已明文規定2歲以下嬰幼兒使用這類成分的產品時應詢問醫師或藥師。還有家長喜歡幫孩子擦薄荷膏或樟腦油防蚊,但這些藥膏若使用過量有引發癲癇、意識障礙或呼吸中止的危險,即使擦的量不多也會有副作用,一樣不適合寶寶使用。
陳俊仁醫師強調,只要是擦起來涼涼的藥膏,絕大多數都含有薄荷醇、甲基水楊酸等嬰幼兒不宜的成分。想幫寶寶止癢,最安全的方法還是冰敷。家長們要注意,別為了圖一時的療效而賠上寶寶的健康。
為什麼被蚊子叮會癢?
蚊子的唾液含有酵素及蛋白質,容易讓人體出現紅、腫、癢等過敏反應;且蚊子往往會把前一個被叮咬的人體內的蛋白質帶到下一個人體內,後面被叮咬的人若對前一個人的蛋白質過敏,就會產生癢感。
治療蚊「吻」傷口 別怕使用類固醇
如果寶寶癢得受不了或已經把腫包抓破,最好帶到兒科給專業醫師診治。兒科醫師通常會根據不同部位及傷口嚴重度選擇不同等級的類固醇藥膏(弱效、中效或強效)治療;比方在皮膚較薄的臉和脖子用弱效藥膏,皮膚較厚的背部和腳跟則用中效藥膏。
不少家長都對小小孩使用類固醇藥膏有疑慮,認為寶寶擦類固醇會有副作用。但陳俊仁醫師表示,除非直接注射或長期口服,否則類固醇一般不會有副作用。局部擦拭的類固醇藥膏劑量多半很低,皮膚吸收有限,更不容易產生副作用。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長期使用會讓皮膚變薄或使色素沉積,不過治療蚊蟲叮咬的藥膏通常只會擦幾天,所以基本上可以不用擔心。
一次被咬10幾個包 也許不是蚊子…
一般來說,被蚊子叮咬的腫包大概3~7天就會消失。如果孩子身上突然出現10幾20顆紅紅癢癢的腫包,有可能是跳蚤咬的紅疹,或是水痘、病毒疹。若出現在頭皮上,也可能是毛囊發炎生成的小膿包。提醒家長,雖然蚊子在夏天常出沒的蚊蟲中名列第一,但也不能忽略其他昆蟲的威脅。以跳蚤為例,帶寶寶到動物園、觀光牧場接觸野生動物、家中寵物沒有定期驅蟲,或床具沒有定期清洗、更換,都可能讓寶寶被跳蚤咬。此外,帶寶寶到山上賞花也有可能被蜜蜂螫。由於跳蚤會到處跳、到處咬,一次就會造成十幾處傷口,蜜蜂則可能引發全身性過敏反應(如過敏性休克),夏天帶寶貝出遊也要注意防範這些昆蟲,以免寶寶遭受傷害。
採訪/戴筠、圖/嬰兒與母親雜誌提供
*完整文章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17年7月號。http://new.mababy.com/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