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站起來!髖關節術後 只要靠這2招讓你活跳跳

▲(圖/翻攝自Pixbay)
▲髖關節是負責骨骼活動的樞紐(圖/翻攝自Pixbay)

記者呂曉雯/綜合報導

髖關節是人體站立或走動時最重要的球形關節,能夠應付各個方向的動作。許多人因為工作或生活習慣關係,造成髖關節的退化或是其他傷害,使得置換人工髖關節成了近幾年常見手術。

日前一名60歲王媽媽,因長年勞動飽受右側髖關節疼痛之苦,嚴重影響平常的活動。在各方建議下接受右側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手術雖然成功,但術後卻仍不時感覺關節僵硬及腿部腫脹疼痛,在經過物理治療的療程後,才逐漸恢復活動功能。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胡遠騏物理治療師提醒,接受髖關節置換術者,開完刀不代表完全好了,就什麼都不用做。病人術後在長期不活動的情況下,關節及軟骨將無法得到適度的潤滑及養分,導致關節攣縮與肌力退化,嚴重之下可能還得動第二次手術。

胡遠騏物理治療師以簡單兩個姿勢,鼓勵病人勤於練習讓身體加速復原。其中「直膝抬腿運動」,乃是藉由健側腳彎曲踩床,使得患側腳向上抬高,30-50度佳,支撐15秒,重複10-15次,一天約3回合。

▲直膝抬腿運動  。(圖/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提供)

▲直膝抬腿運動,示範者為胡遠騏物理治療師。(圖/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提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再者「拱橋運動」,髖關節勿超過90度,病患兩腳彎曲踩床,使用雙腳的力量將屁股抬起,健側腳可多施一些力量來幫助患側腳分擔,撐住10-15秒,重複10-15次,一天約3回合。

▲拱橋運動,胡遠騏物理治療師。(圖/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
▲拱橋運動,示範者為胡遠騏物理治療師。(圖/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

以上兩種運動,皆有助於恢復肌力,胡遠騏治療師說,術後物理治療對患者有六大妙用,包括,1.預防關節僵硬導致無法彎曲或伸直,影響坐馬桶、走路等日常生活。2.預防下肢腫脹:因疼痛而少動,容易在短期下肢發生腫脹、疼痛及不適感。3.預防肌力衰退,延長散步時間,正常上下樓梯等。4.預防靜脈血栓炎。5.避免發生後遺症。6.幫助病患盡早恢復原本的生活功能。

雖然國人對於髖關節手術並不陌生,但仍舊要提醒大家,術後的保健與物理治療,才能更多的讓身體復原,勤於復健,有助於身體更康健!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