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牙周病比例高達90% 牙床骨損壞就回不去了


▲牙周病雖是長期慢性牙齒疾病,但是可以透過治療改善急性症狀的。(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綜合報導

一名40歲男性長期患有牙周病卻不以為意,直到牙肉腫脹流血且牙齒搖晃才就醫接受治療,但沒定期回診;放假牙痛就自行先吃止痛藥舒緩,等回診照X光檢查才發現牙床骨已嚴重損壞。苗栗醫院郭佳維醫師提醒,牙周病雖然是一種長期慢性牙齒疾病,但也如同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這些常見慢性病一樣,是可以透過治療而改善急性慢性症狀。

郭佳維醫師指出,目前牙周病在台灣中老年人口比例高達90%,牙周病常見牙肉腫脹流血、牙齒搖晃或咀嚼時牙齒酸軟咬合無力,無法咬硬物、食物無法嚼碎等症狀。而目前牙周病基礎治療可以清除大部份牙菌斑牙結石、明顯改善牙齦腫脹發炎、改善長期牙齦悶痛,若能維持良好潔牙習慣,定期接受治療3到4週後,牙齦長期悶痛腫脹就可以明顯獲得緩解。

但此治療會引發牙齦萎縮、牙縫變大、牙根敏感等併發症。因為牙菌斑牙結石被徹底清除,所以牙齦會自行消腫,因此產生牙齦萎縮牙根暴露冷熱敏感症狀,另外原本腫脹牙縫牙齦也會消腫,牙縫因此變大。但牙根敏感症狀一般在治療完成3到4週後逐漸改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