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分祖產暴氣想「拿刀殺全家」 竟是心理生了病

▲中年男分祖產暴氣想「拿刀殺全家」,竟是心裡生了病。(圖/陳家駒醫師/記者嚴云岑攝,下同)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一名家有妻小的中年男子,平時靠祖產為生,近期因祖產分配與家人發生爭執,積怨在心,也時常對兄妹、小孩感到不耐煩,腦中甚至出現「用刀刺家人」等想像,由於想法隨著情緒問題越來越鮮明,該名男子害怕鬧出事端,在心中緊張恐懼的情況下,鼓起勇氣將家中所有利器搜出丟掉並就醫,他在自述病史後依然不放心,頻頻問道「醫師,我有病嗎?會不會好?」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陳家駒表示,日常生活及臨床診療中,有一群人都曾經有過行為、情緒失控,造成不同程度的自我受傷、親人受苦受累、朋友離散、事業失敗,甚至侵犯侵害他人權益性命,危害自己他人及社會。雖然這些人從外表上看不出疾病,說起話來也是條理分明,但在臨床上卻被賦予了行為失控、性格異常、性格疾病、極端人格、反社會人格等名稱。如果及早發現,可透過藥物或行為治療,得到改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家駒說,10個情緒不穩定的患者中,有7人可能有心理疾病,但被問到如何判斷是壞脾氣,或者真的生病時?他卻回答道,精神科醫師都只能從結果論判斷患者情況,倘若這個行為在社會情境會對他人造成困擾,就是有病;若無,則可視為壞脾氣。至於疾病的嚴重程度,則需視碰到的情況下定義,「像鄭捷在捷運上隨便砍人,那當然就很嚴重了」。

目前行為失控、性格異常的特點,主要可分為「重複逾越個人角色應有規範、擾亂侵害自己及他人生活及工作」等2項,從發生原因來看,可能與家庭教育及成長環境不良,學校社群教育不足,在未成年之前沒接受適當的照顧有關。

「假如在成長過程中未學習如何適應社會規範,加上生活環境處於弱勢,機會資源條件較少,加上工作不順、人際關係困難,都可能造成情緒壓力增大,引起行為反應異常。」陳家駒說,如果發現自己出現妄想,或者不理性衝動等反應,可適時利用藥物抑制,若有合併酒精或藥物成癮者,也應同時治療濫用情況,「短期要做到行為矯治,學習如何自我管控;長期則是修心培養健康人格,才能減少自身及他人的危機」。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