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生活/中醫師陪你輕鬆坐月子不NG!

編訪撰文/陳映潔

產後為什麼要坐月子?
「坐月子」是華人自古以來的一項傳統,在中國最早可以追溯至西漢《禮記‧內則》,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稱之為「月內」,是產後必須的儀式,由於時間大約長達一個月,因此才被稱為「坐月子」。
這項習俗在各地有著不同的名稱,持續的時間也不大一樣,粵語稱之為「坐月」,台語稱「月內」,客語則叫作「做月子」;依各地民情風俗不同,時間上也有40天、2個月和100天的差別。

古今意義大不同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婦科主任陳玉娟表示,坐月子是我們對於母親的一種尊敬儀式,感謝她冒著生命的危險賦予胎兒生命,也延續了整個大家族。古時候的人們,因為家境不佳,所以營養差、很少有吃肉的機會,婦女在家中也不具地位。而生產是一件風險很高的事情,過去都是以自然產為主,能夠順產的機會只有約七成,所以可以把孩子順利生下來是一件非常值得慶祝的事情。
因此,坐月子是一種促使產婦母以子貴,進入神聖地位的儀式,周邊的人在此階段會甘願為她付出,除了讓媽媽能夠好好地休息,與新生兒互動,也用大量且營養的食物好好幫她補一補身體,作為整個家族的一種慶祝儀式。再加上媽媽在此階段攝取的養分越充足,藉由母乳能傳遞給寶寶的營養也更豐富,寶寶將來也會比較強壯。而從社會學的觀點來說,坐月子也是協助產婦順利度過人生轉折的一個緩衝期,使她能夠適應因為嬰兒產出,而對自己身體及生活所造成的改變。
另一方面,早期由於醫學及公共衛生不發達,產婦及新生兒在坐月子期間常因感染而造成死亡,為了降低產婦和新生兒的死亡率,在這段時間裡產婦也需遵守許多的規矩和禁忌,如:不能走出房間、不可吃生冷食物、不能洗頭洗澡、不爬樓梯、不碰冷水、不看書、不哭、禁性行為、不可吹風、不可縫紉…等。

坐月子的現代意義
這麼看來,對於男女平等及物質條件豐沛的現代社會來說,坐月子的重要性與意義似乎不若往昔?媽咪們是否還有必要遵循種種老祖宗留傳下來的繁文縟節呢?陳玉娟主任認為,現代人雖然普遍營養足夠,但需要坐月子的程度不亞於過去,主要有以下原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 小家庭、婦女就業比例提升
隨著時代改變,職業婦女越來越多,小家庭結構裡能協助媽咪的幫手也有限,坐月子的意義已和從前不太一樣。現代人的營養已不需要太擔心,坐月子的功能主要是提供媽咪恢復體力的休養時間,以及不需操心公事或其他家庭雜務、能夠專心學習與寶寶親密接觸及互動的機會,以利後續回歸職場或小家庭生活後能夠順利哺乳及照顧新生兒。

2.平均生育年齡提高
過去婦女的生育年齡較低,產後的復原情況較好,復原速度也較快;而目前台灣社會的平均生育年齡已超過30歲,產後子宮復舊的能力較差,所以會需要更多的時間好好休養。
陳玉娟主任指出,早期時代的婦女到了40〜50歲,多半就會有子宮懸韌帶下垂、壓迫膀胱的問題發生,然而現代人生孩子的年紀越來越大,懸韌帶恢復所需的時間也更久,因此產後雖然不建議一直臥床,但勞動和休息還是要取得適當的平衡,否則動得太多,將來子宮下垂的程度會更嚴重。

3.平均壽命逐漸延長
現代人平均壽命較長,生完小孩可能還要再活50年,因此產後遺留下來的後遺症會持續更多年,骨質流失的問題影響也更長遠,未來老年疾病所造成的問題會更值得重視。例如,以往很強調眼睛的照護,如產後不宜久視、不能做針線手工、也不能哭泣。換成現代的問題,就是3C產品用太多,會造成眼睛的傷害。
因此,好好坐月子對媽咪來說當然比以前更重要,必須花更長的時間休息、補充營養、儲存身體的能量,才能彌補生產時分給寶寶的鈣質等養分、血液的流失,以及體力的消耗,讓媽咪未來能走更長遠的路。

4.現代人「飲食不均衡」問題
過去坐月子是擔心媽咪的蛋白質攝取不足,但現代飲食則是餐餐有魚有肉,所以在食物的調整上,反而會提醒媽咪有沒有攝取足夠的纖維質,以預防或改善便秘;補充的鈣質量夠不夠,以補回流失的鈣質;而不是只輪著吃麻油雞和豬腳花生。比起過去,現在更重視的不是「營養不良」而是「營養不均衡」的問題。

西方人沒在坐月子,東方人為何要做?
有些人會存疑:為什麼西方人不用坐月子?東方人是不是也可以不理會這套月子禮俗?但東西方人的體質跟肌膚腠理是不一樣的,同樣生育過,40、50歲的女性,西方人就明顯老態許多,更年期症候群也比較容易困擾西方人。所以東方人這套坐月子禮俗對於女性保健其實功不可沒。

小產也需要坐月子嗎?
陳玉娟主任表示,基本上,懷孕9〜10週以前的小產會視為自然的月經來潮,一方面因為胚胎還小,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胚胎本身並不健全所以才會流掉。這時不會特別在意一定要坐月子休養,但可能會觀察1〜2次的月經情況,因為畢竟有懷孕現象,荷爾蒙就會改變,小產後可能會有月經週期改變甚至疼痛等狀況,所以治療上會觀察1〜2次的月經,把子宮的狀態調整好。
如果小產時,懷孕的週數已大於12週而在20週以前,則需要坐「小月」,大約需要3週左右的時間;但如果懷孕週數已達20週以上,其實就必須比照正常生產的媽咪,坐足完整的月子了。

可請產假嗎?
小產的媽咪可以請假坐月子嗎?陳玉娟主任說明,目前勞基法有明文規定,懷孕20週以上小產的媽咪,可以比照正常生產的媽咪放產假;而懷孕12〜20週的小產,則能申請4個星期的假;妊娠2〜3個月流產者,應停止工作,給予產假1星期;妊娠未滿2個月流產者,應停止工作,給予產假5日,在家好好休養。

小產的月子調養
陳玉娟主任表示,其實中醫重視小產的調養更甚於足月產,因為足月產如同瓜熟蒂落,是正常生理過程;而小產則如生採,會壞其根蒂,對子宮和母體造成一定的傷害。
另一方面則是情緒的波動,因為原本預期到來的孩子突然流掉了,心理影響生理,會對媽咪的身體帶來很大的負擔,所以在這段時間也會以四物湯和生化湯等藥材來為媽咪調理身心。

月子怎麼做,不NG?
產後藥補

陳玉娟主任指出,坐月子可以分成以下4個階段,月子期間的中藥調理應由醫師開立處方用藥。

1. 第一階段(第一週)
飲用生化湯,目的是為了祛瘀生新,促進子宮收縮、將惡露排乾淨。自然產媽咪生產完出院後,建議先服用3〜5天的生化湯;剖腹產媽咪則建議服用5〜7天生化湯,但用藥量較少,因剖腹產時本身就已清除部分惡露。

2.第二階段(第二週)
此階段可服用補脾胃、健脾利水的藥材,以加強媽咪的脾胃功能,並強化水分代謝,以緩解水腫症狀。媽咪也可開始食用不含酒的麻油料理,因為麻油的作用可以促進子宮收縮,且其中的油脂具有潤腸作用,也可使排便問題獲得改善。如果屬於燥熱體質,在煮麻油料理時,可不爆薑、不用酒,因為麻油料理之所以算是燥熱性食物,主要是因為食材綜合起來屬性偏熱。
另外,媽咪在產後第二週可能會開始盜汗,也就是餵完奶或晚上睡覺時會覺得特別躁熱,所以也要注意水分補充和陰液(各種體液的通稱)是否足夠,如果陰液不夠,泌乳通常會連帶產生問題。

3.第三階段(第三週)
第三週的調養目的在於調理氣血,並防止之後可能出現的落髮情形,可飲用泌乳湯、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並請合格中醫師配合媽咪體質,協助調整藥材比例。

4.第四階段(第四週)
此階段的目的在於維護子宮與卵巢的功能,建議飲用補中益氣湯、十全大補湯或杜仲粉,也可食用枸杞子、破故紙等,皆可滋陰補氣。
陳玉娟主任提醒,月子期間會提醒媽咪避免用眼,因為目前3C產品的使用盛行,會發現媽咪們坐月子時間都沒有好好休息,而開始幫小孩拍照、編相簿,但眼睛和肝腎有關,如果產後3、4週時一直用3C產品,或是因餵奶餵得不順或和家人教養觀念不合而哭泣,對眼睛和肝腎都會造成傷害。其實媽咪的情緒也會影響乳汁成份,如果在哺乳階段媽咪是快樂的,孩子得到的安全感也會更多。

剖腹產或打無痛分娩需延長月子期
此外需特別提醒,對於一般自然產媽咪來說,每個階段約持續一週左右即可,但對於剖腹產或施打無痛分娩(從腰椎施打麻藥,可能會傷到一些神經)的媽咪來說,會建議將第三階段延長至10天,第四階段延長至12天,等於比正常月子多了8天,所以自然產媽咪只要坐約30天的月子,剖腹產媽咪則通常要坐到快40天。

坐月子膳食
陳玉娟主任指出,月子期間三餐以均衡飲食為原則,再搭配上坐月子特別膳食,共可分為3個階段:

1.產後第1〜6天:
食物以清淡為主,例如:雞湯、魚湯、排骨湯。

2.產後第7〜13天:
可以開始吃不含酒的麻油料理,如:麻油炒豬肝、麻油炒腰仔、麻油炒桂圓、杜仲腰仔湯。杜仲腰子湯被認為有助產後婦女快速恢復因懷孕生產而鬆動的骨骼。

◎麻油炒豬肝、麻油炒腰仔、麻油炒桂圓:
老薑用麻油炒香成淺褐色,加入腰仔(或豬肝、桂圓)翻炒數回。

◎杜仲腰仔湯:
煮杜仲,取藥汁備用;腰仔剖開成兩半,去白筋,表面斜切裂口,再切成3公分小片備用;老薑用麻油炒香成淺褐色、加入腰仔翻炒數回,再加少許水煮開,倒入杜仲藥汁一起煮熱,加入適量米酒、調味料即可食用。

3.產後第14天以後:
可以開始吃麻油雞,因這道料理含酒,在東方食補的觀念中屬於較「燥」的食物,不宜在產後初期食用,平均在產後的第15天開始食用,直到坐月子結束。

◎麻油雞湯:
鍋加熱倒入麻油,待油熱後加入薑炒;再加雞塊炒至7分熟,將1:1的水、酒倒入,煮開後立即轉為小火再煮20〜30分鐘。體質燥熱的媽媽,酒跟麻油的比例要降低。

月子期間的注意事項
飲食方面

1.忌生冷、寒涼食物,如冰品、飲料、梨子、柚子、葡萄柚、西瓜、椰子、橘子、蕃茄、綠豆、蓮藕、黃瓜、苦瓜、絲瓜、冬瓜、大白菜、白蘿蔔、茄子、豆腐、海帶。
2.忌烤、油炸、辣、刺激性食物,如醃漬品、咖啡、咖哩、沙茶醬、辣椒。
3.少食酸味食物:如酸梅、醋、檸檬。
4.少吃鹽,食物以清淡為主。
5.食物一定要煮熟,即使適宜的水果也不宜吃太多。
6.食物一定要溫熱食用。
7.傷口若有紅腫疼痛時禁止吃麻油、酒煮食物。傷口恢復後才可吃補。

白開水?米酒水?
許多媽咪會感到疑惑,坐月子可以喝一般白開水嗎?陳玉娟主任表示,月子期間如果湯湯水水攝取不夠多,乳汁分泌也會不夠,白開水可以喝,但儘量一口一口慢慢喝,否則脾胃無法一次代謝大量水份。不見得一定要喝白開水,可以請中醫師開立由黃耆、枸杞、紅棗等藥材所製的養生茶,或者食用酒釀湯圓,不但含維生素B群及酵母,也是一種發奶的食物。
現在坊間流行喝米酒水,陳玉娟主任認為,台灣的氣候濕熱,而米酒水屬性較「燥」,因此很多喝米酒水的媽咪剛開始會感覺免疫力變好、陽氣充足,但到了隔年夏天,皮膚卻常出現疔瘡或毛囊炎,體溫也會變高,增加被蚊蟲叮咬的機會。所以媽咪可以視自己的體質和狀況來做最適當的選擇。。

生活作息方面
1.盡量在孩子睡覺時,自己也跟著休息,把作息時間調得跟孩子一樣,這麼一來媽咪不會太累,寶寶也有安全感。
2.小孩休息時,有些媽咪可能會趁這段時間打雷射、量塑身衣、上網,把自己搞得很忙,孩子醒來又吵,所以坐完月子期間反而覺得更辛苦。應儘量將心情放輕鬆,用愉快的心態跟寶寶相處,不要把生活搞得太複雜。
3.寶寶還小的這段時間,有洗不完的奶瓶、手巾、衣物,但至少在前兩週盡量不要碰水,如果一定要碰水,也要選擇溫水洗,較不會傷到微循環,造成以後關節痠痛。建議可以預先準備一盆水,把待洗的物品泡在裡頭,讓其他家人來處理。
4.剖腹產媽咪建議前兩個禮拜先不要洗澡,盡量用擦澡的方式;自然產媽咪在7〜10天前也是建議先擦澡(但一定要做好會陰沖洗),只要傷口不是很嚴重,7〜10天之後就可以直接淋浴。可以使用大風藤草水來擦澡或淋浴,有驅風效果,減少未來筋骨痠痛問題。
5.洗頭最好是等2週後,因為百會和會陰之間經絡是相連的,頭皮神經所受到的刺激還是會傳達到子宮,太早洗頭會使子宮收縮能力受到壓抑。真的要洗頭,可使用生薑水洗,有驅寒效果。
6.盡量避風,最好穿著長袖衣褲、戴帽子,因為產後為了排出水份,毛細孔是全開的狀態,特別是前兩週,如果受到風邪,俗稱「月內風」,不但影響免疫力,還可能導致筋骨痠痛跟著你一輩子。

傷口護理方面
除了冰冷食品、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儘量少吃之外,剖腹產媽咪也應避免在產後頻繁彎腰、搬重物等容易使用到腹部與骨盆腔的動作,否則將使傷口復原更慢,且加重懷孕中後期出現的腰痠背痛症狀。

月子沒做好能補救嗎?
有些月子沒做好的媽咪,很擔心會影響一輩子的健康,雖不至於這麼嚴重,但留下的後遺症多少還是會讓媽咪偶有不適。如果媽咪發現自己沒做好月子,可利用月經週期進行調理,尋找專業的中醫師看診,請醫師按照媽咪的體質開立藥方,並準時服用、回診,媽咪也要主動告知醫師目前是否仍在餵奶,醫師在選擇藥方時,才會挑選不影響寶寶的藥材。除此之外,如果容易出現痠痛症狀,平時也可以多攝取富含鈣質的食物,例如小魚乾、牛奶、軟骨類的食品,中藥材兼食材裡的杜仲、枸杞、核桃等也有壯筋骨的效果。陳玉娟主任表示,只要利用產後半年到一年的這段時間好好調養,身體還是會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逐漸恢復健康,媽咪可以不必太過擔憂。

陳玉娟
現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婦科主任、中華民國中醫婦科學會理事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中醫師國考及格
經歷:新竹聯樺中醫診所主治醫師、佑康產後護理之家特約醫師

*更多內容請參考:【BabyLife育兒生活】2015年6月號。http://www.mababy.com/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