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健署呼籲家長均應安排寶寶進行新生兒篩檢。(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
記者邱俊吉/台北報導
近年有業務員為招攬保險,建議家長延後新生兒出生48小時應進行的新生兒篩檢,結果真有民眾拒檢,也延誤孩子的先天性疾病診斷與治療,對此國健署今強調,此屬違規行為,新生兒投保契約應明訂排除衛福部21項新生兒篩檢相關疾病等待期,家長對這類業務話術需多加提防。
根據台北榮總2024年12月公布資料,新生兒龐貝氏症的篩檢率在短短5年內下降到原有的6成左右,並有4、5名病童延誤診斷,錯失治療黃金期,此與保險業務員為招攬保險的話術恐有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今表示,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難以察覺,若未及時發現,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害;據統計,2024年新生兒篩檢率逾99%,發現3340名異常個案,其中近9成為蠶豆症,也可見這項篩檢的必要性。
吳昭軍指出,所有家長均應於寶寶出生滿48小時儘早篩檢,勿因保險考量延後或拒絕,以免錯失黃金診斷與治療時機。
此外,吳昭軍說,事實上,金管會早於2012年即發函,並於2025年3月28日再次周知各保險公會,重申保險業辦理新生兒投保業務時,契約條款應明訂衛福部公告遺傳性疾病的新生兒篩檢項目,其相關疾病排除等待期規範,且新生兒篩檢非健康檢查,以要保書通知事項為准,不得另製作問卷與保戶,若獲知篩檢結果陽性,仍應視個別狀況適當處理,不宜逕行拒保。
吳昭軍表示,金管會已強調,保險業務員於招攬業務時,不得有為招攬保險目的,建議或勸誘家長不進行或延後新生兒篩檢的不當行為,國健署也提醒家長,應及早安排新生兒篩檢,如有健康問題,才能掌握治療黃金期,減少對寶寶的傷害,切勿被不正確的觀念誤導,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