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臉燒傷求職「因長相被刷掉」 陽光推職場臉部平權指引盼改善

▲▼燒傷致顏損的采瑀曾遇不友善面試經驗 積極投入宣導臉部平權。(圖/陽光基金會提供)

▲燒傷致顏損的采瑀曾遇不友善面試經驗 積極投入宣導臉部平權。(圖/陽光基金會提供,下同)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雇主眼中我的專業能力不如外表重要」采瑀9歲時因薰香精油火災意外,導致顏面和四肢嚴重燒傷,她夢想成為服裝設計師而就讀服裝設計系,卻在兩次求職都因為外貌而碰壁,讓她深感挫敗。陽光基金會最新調查更發現,超過半數的燒傷與顏損者在求職過程中遭遇不友善的面試經驗,甚至還要求顏損者揭示疤痕或胎記!基金會為此推出「職場臉部平權行動指引」提供雇主參考。

采瑀擔任2024臉部平權代言人,她分享自己受傷後剛回國小就讀時,遭其它學生大喊「魔鬼」,曾經開朗活潑、人人緣好的她變得不愛去上學,花了很長時間調整自己,所幸家人與國高中階段的同學比較不會直接嘲笑她,也有好朋友支持鼓勵她,讓她重新找到面對世界的能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為喜歡美的事物,采瑀大學選擇就讀服裝設計系,夢想能成為設計漂亮衣服的服裝設計師,成績優秀的她希望增加經驗,到服裝店應徵工讀。店家收到履歷一度很欣賞采瑀,卻在面試時因為看到她的臉而遲疑,請她稍等到辦公室討論後,竟說「抱歉這個職缺沒了!」另一次應徵雖然主管肯定她的設計作品與實力,但卻說「這個職缺需要接待客人,你不太適合」,建議她去管倉庫。

▲▼0517臉部平權日 陽光傷友及學生響應支持職場就業平等。(圖/陽光基金會提供)

▲0517臉部平權日 陽光傷友及學生響應支持職場就業平等。

這樣的經驗不是少數,據陽光基金會最新「顏損者求職經驗調查」發現,超過半數的燒傷與顏損者在求職過程中,曾遇不友善的面試經驗。最常遇到的前三種狀況分別為:面試人員的提問,讓顏損者覺得面試人員對其容貌有許多顧慮(31.2%);其次,面試人員注視顏損者的眼神或表情,讓他感覺不舒服(22.5%);第三,被面試人員要求揭示胎記或疤痕等有特徵的部位(21.0%)。

采瑀難過表示「我去應徵專業的工作,為什麼不是看我的實力厲不厲害,還要擔心因為長相被刷掉?」如果用人唯才,「求職者也會更注重提升專業能力。」這個挫敗激發她要更進步的決心,精進專業素養完成研究所學業後,憑著優異表現進入AI公司擔任產品設計師。

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2023)指出,有39.2%的企業坦言,曾經以求職者「履歷照片的長相」,當成面試邀約與否的「篩選機制」。還有26.6%的公司表示,曾經在面試求職者時「以貌取人」,結果求職者錄取到職後,企業因此後悔過的比例,也高達了61.2%。

陽光調查問卷也有傷友表示「面試時被問說疤痕這麼恐怖,輪值中夜班會不會嚇到人?」或是「應徵櫃台職缺,當場被改請去面試房務。」為解決聘僱雙方的不理解甚至焦慮、歧視行為的發生,陽光基金會特地蒐集文獻與傷友經驗後,編撰「職場臉部平權行動指引」,讓雇主可以從招聘,到職場互動有所依循,營造更多元共融(DEI)的職場環境,有能力的求職者,無論顏面外觀是否有特徵,都有機會一展長才,「職場臉部平權行動指引」可於陽光官網索取。

▲▼響應職場臉部平權  三原企業邀請陽光基金會前往分享。(圖/陽光基金會提供)

▲響應職場臉部平權,三原企業邀請陽光基金會前往分享。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