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高敏敏分享4肉品低熱量首選。(示意圖/Pixabay)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出門吃飯無肉不歡,但是又怕吃太多會變胖嗎?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上發文表示,其實只要聰明選對「部位」,以簡單的方式來烹調,就能大幅降低熱量,吃得開心又放心。
▲牛肉熱量脂肪圖鑑。(圖/翻攝自高敏敏營養師臉書)
牛肉
牛肉含有大量肌氨酸、維生素B6,對於人體好處多多,挑選少油部位
菲力是牛的腰內肉,此部位運動量少、肉質最軟嫩好吃,而且油脂含量低。切除肥肉部分吃肥肉並不會增加飽足感,只會增加熱量,所以一定要記得切除。
烹調方式:使用川燙、乾煎、烤等方式,撒點海鹽和天然香料就非常美味了!
▲羊肉熱量脂肪圖鑑。(圖/翻攝自高敏敏營養師臉書)
羊肉
羊肉含有維生素、礦物質、支鏈胺基酸 等等營養 也是冬天鍋物常出現的肉類,挑選少油部位,例如前腿肉片、腰脊肉 都是相對來講 脂肪含量低的部位,醬料、湯減量,吃羊肉爐經常會喝下好幾碗的湯 連肉片都要涮上厚厚的醬料,小心不知不覺中 吃進過多的鈉、熱量。
烹調方式:以川燙、乾煎為主,偶爾可以使用烤、滷等方式。
▲豬肉熱量脂肪圖鑑。(圖/翻攝自高敏敏營養師臉書)
豬肉
豬肉是十分常見的食材,但是含脂量高,怎麼吃得健康不易胖呢?挑選少油部位,腰內肉、松坂肉等部位油脂較少、熱量較低。避免花字輩(五花肉、梅花肉),拒絕加工食品,譬如香腸、熱狗、火腿…等,不僅脂肪量高、鈉含量更高。
烹調方式:使用川燙、乾煎、烤、滷等方式,少用炸、糖醋、紅燒。
▲雞肉熱量脂肪圖鑑。(圖/翻攝自高敏敏營養師臉書)
雞肉
雞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且去皮即去油,挑選少油部位,雞胸肉、雞里肌等部位油脂較少、熱量較低。去皮更健康,雞的脂肪大多都藏在皮下,像雞翅的熱量就很高 一支快兩百大卡!
烹調方式:以川燙、乾煎為主,偶爾可以使用烤、滷等方式,就是不要用炸的,另外,也提醒大家 在外吃肉時,盡量以全熟為主,多吃其他蛋白質食物來替代高油脂的肉品,建議「豆魚蛋肉」均衡攝取。
最後,高敏敏指出,愛吃肉不是錯, 但是要記得為自己的健康安全做把關,除了攝取肉量也不要忘記搭配蔬菜水果,這樣才是營養又均衡的一餐。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