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茶葉竟有毒?醫曝「恰特草」危害 含卡西酮列二級毒品

▲▼恰特草。(圖/食藥署提供)

▲俗稱南非茶、來自非洲與中東地區的「恰特草」因含有卡西酮,目前已被列為二級毒品管制。(圖/食藥署提供)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不少民眾出國旅遊時,都會買茶葉當伴手禮帶回台,但食藥署提醒,俗稱阿拉伯茶、來自非洲與中東地區的「恰特草」因含有卡西酮,目前已被列為二級毒品,呼籲民眾勿隨意購買,以免傷身又吃官司。

恰特草(學名Catha edulis),又名阿拉伯茶、衣索比亞茶、葉門茶、巧茶、布希曼茶(Bushman's tea),是能全年保持葉片的常綠灌木,其外觀類似莧菜,葉子曬乾後則形似茶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非洲及中東地區,當地人會將恰特草直接嚼食或曬乾後磨粉沖泡服用,短時間內會讓人覺得精力充沛、興奮無比。興奮狀態會隨著時間消退,但食用者可能會出現沮喪、厭食、易怒、抑鬱等症狀,多次食用之後就會上癮,因此又被稱為「東非罌粟」。

研究指出,長期大量濫用恰特草,可能引發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性能力障礙、肝功能衰竭等疾病,更會對使用者精神方面造成很大的影響,如出現心跳加速、狂躁及暴力行為等,並產生幻覺、甚至增加憂鬱症自殺風險。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也表示,許多新興毒品都含有合成卡西酮,因其屬於中樞神經興奮劑,使用後會突然血壓飆高、心跳加速,增加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風險。

雖然從茶葉攝取到的卡西酮不高,但顏宗海提醒「毒品沒有安全值」,過去也有聽聞有人因好奇試毒,只吃一顆就猝死的案例,呼籲民眾到國外買茶應認清標示,若發現含有卡西酮(Cathinone)就不要購買。

食藥署也提醒,目前聯合國及美國、歐洲等多數國家已立法將恰特草列入毒品範圍進行嚴格管控,台灣亦先後將卡西酮及恰特草列為第二級毒品及第二級管制藥品,民眾對於來歷不明的食物,應拒絕使用,避免上癮又傷身。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