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吃湯圓小心「1器官」抗議! 醫曝「健康風險」:2類人別吃

▲▼營養師教你湯圓「這樣吃」不發胖             。(圖/Unsplash)

▲醫師提醒,湯圓因熱量高,又不利消化,需注意攝取量。(圖/Unsplash)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明天就是冬至,台灣有吃湯圓長一歲的習俗,但醫師提醒,湯圓隱藏著許多健康風險,湯圓因熱量高,又不利消化,所以在份量上需要特別控制,切勿毫無節制地大量食用,避免澱粉無法分解,進而產生胃脹氣、胃食道逆流,另外,有慢性腎臟病和糖尿病患者,都不建議攝取過量。

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陳至翔醫師指出,湯圓為糯米製品,是高澱粉、高油與高糖的組合,且吸水率強、黏性極高,在腸胃裡的蠕動較慢,大量食用容易讓無法分解的澱粉在腸道裡造成細菌發酵,產生氣體,導致腸胃不適,食用時需格外小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吃湯圓隱藏著許多健康風險,陳至翔說,湯圓屬於非低蛋白的主食類,患有慢性腎臟病的民眾,不宜作為主食類的選擇,且甜餡湯圓的花生和芝麻口味屬於含高磷的食物,不管是慢性腎臟病或透析中的民眾,為避免血磷過高,都不建議攝取。

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陳至翔醫師。(圖/醫院提供)

▲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陳至翔醫師。(圖/醫院提供)

至於糖尿病患者,因湯圓的外皮為糯米,各種餡料也多是含糖製品,例如豆沙、蓮蓉等,相對於日常普遍食用的米飯而言,淺嚐即可,避免血糖過高。除了有糖尿病和腎臟病者須控制之外,一般人也要注意攝取過多湯圓會造成肥胖的負擔,對於腸胃道的衝擊也大,肚子有開過刀、有腸沾黏病史或是長期有便秘的患者亦應注意攝取的份量。

陳至翔提醒,有慢性疾病或平時即有消化不良症狀的民眾,食用湯圓前宜諮詢胃腸肝膽科醫師或營養師評估攝取量,避開糯米類、油炸類、大量的蔬菜水果、豆類製品或是其他可能會加劇消化不良、脹氣的食物。

除了食物跟腸內細菌的交互作用會造成脹氣,情緒也會影響到消化功能,人體的腸胃蠕動是靠自律神經掌管,自律神經會受到情緒、壓力等影響,所以本身比較焦慮、壓力比較大的人,就比較容易產生脹氣或是消化不良的症狀。

而臨床上治療脹氣的方式為給予消脹氣的藥物治療及按摩肚子,而陳至翔建議,可在肚子塗抹薄荷油且均勻按摩,讓氣體被引流出體內,促進腸胃蠕動,就能改善脹氣的症狀,但若肚子越來越脹,甚至出現絞痛、阻塞的症狀,就得盡速就醫,尋求專業治療。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