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婦化療後肺感染投藥難癒 基因序列檢測找出「隱藏真凶」

▲住院,病人,患者,病患,醫院,顯圖。(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癌婦化療後肺部感染,基因序列檢測找出「隱藏真凶」。(圖/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一名60多歲罹患B細胞淋巴癌婦人,去年化療後身體變得十分虛弱,檢查左肺疑似有黴菌感染病灶,大小約5至7公分,佔左下肺葉二分之一,病理切片結果為「絲狀黴菌」,因接受抗黴菌藥物治療效果有限,院方又安排痰液微生物培養,卻發現「白色念珠菌」,最後以基因序列檢測證實為「白黴菌」,診斷精準用藥近1年,病情穩定控制未復發。

精準醫療已成為近期新興感染症重要的診斷和治療參考依據,癌症等免疫力較差病患在發生黴菌感染時,死亡率高達4~5成,醫師透過「快速PCR(基因鑑定)」或「基因片段定序」、「抗藥性基因突變位點」、「全基因定序」等多元鑑定方法比對感染菌種,可及時幫病患正確診斷、精準用藥,降低死亡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榮總感染科黃祥芬醫師表示,臨床致病性黴菌高達十萬種以上,鑑定及治療相當棘手。以黴菌感染症為例,傳統菌種鑑定多以「微生物培養」及「病理組織切片」為主,但黴菌感染不易透過痰液或組織切片培養出來,病理切片只能觀察外觀組織,無法確認黴菌菌種。

▲▼感染症精準醫療 對症下藥更容易。(圖/台北榮總提供)

▲醫師透過精準醫療技術輔助,精準找出感染菌種。(圖/台北榮總提供)

以該名癌婦為例,雖然白色念珠菌也是黴菌的一種,但與「絲狀黴菌」型態完全不同,用藥或治療也比絲狀黴菌簡單;白黴菌為「絲狀黴菌」的一種,但相較於白色念珠菌,治療上較困難。醫師透過精準醫療技術輔助,精準找出感染菌種,在與家屬和病患溝通後,安排使用「噴霧吸入性」與「口服」兩種強效抗黴菌藥物治療,終於成功殲滅白黴菌。

黃祥芬提到,基因診斷技術讓醫師就像神探一樣,可及時正確診斷、精準用藥。不止用於肺部感染,此種創新方法,也已經運用於「鼻竇」及「腦部」黴菌診斷治療,達到精準診治的目標。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