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斷「別吃我」訊號!國衛院找到關鍵解方 可增強吞噬癌細胞

國衛院記者會。(圖/國衛院)

▲國衛院找到讓癌症藥失效的巨噬細胞「別吃我」機轉。(圖/國衛院提供)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癌症傳統手術治療僅能治療局部腫瘤,化療和放療附帶許多副作用,癌細胞因持續基因突變產生抗藥性,更能逃脫免疫系統監控,讓標靶治療的效果打折。對此,國衛院開發的一個口服用的小分子isoQC抑制劑,可打斷這種「別吃我」訊號,動物實驗發現將isoQC與單株抗體藥物結合,可增強巨噬細胞對癌細胞的吞噬作用,幫助原本癌症單株抗體療效。

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與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共同組成的新藥研發團隊利用CD47-SIRPα axis作為標靶,成功開發新型強效口服用小分子isoQC抑制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志豪表示,這類新型的isoQC抑制劑可以有效的抑制isoQC的酵素活性,進而減少腫瘤細胞表面上CD47與SIRPα的結合,增強巨噬細胞對癌細胞的吞噬作用進而達到治療癌症的效果,是適用多種癌症免疫治療的候選口服藥物。

副研究員葉燈光也提到,CD47是一種位於細胞表面的蛋白質,廣泛表現於正常細胞與癌細胞,當CD47與巨噬細胞表面的信號調節蛋白α (Signal regulatory protein α,SIRPα)結合,就會向巨噬細胞傳達「別吃我」的信號,用來當作一個免疫檢查點抑制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

在過去的研究發現CD47廣泛在各種癌細胞表面大量表現,因此也被認為是癌細胞躲避免疫系統的一個關鍵。而麩酸胺環化同工酶(glutaminyl cyclase isoenzyme,isoQC)是CD47與SIRPα結合的重要調節因子,因此透過調控isoQC的作用就可調節巨噬細胞對癌細胞的吞噬作用。

研究員顏婉菁提到,口服小分子isoQC抑制劑,已經證實對isoQC具有很強的抑制效果,並且在多種具有CD47高表現的腫瘤細胞株可以有效的抑制CD47與SIRPα-Fc蛋白質的相互作用,小分子isoQC抑制劑不會引起紅血球細胞減少或血小板減少症,因此這類藥物避免了CD47單株抗體治療潛在的副作用以及風險。

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所長張俊彥表示,isoQC藥物可搭配現有化療、單株抗體藥物,也可以避免單株抗體溶血、血小板降低的副作用,希望之後可以合併淋巴瘤、大腸癌、頭頸癌的臨床藥物使用,但目前藥物還需要做臨床前期毒理試驗,預計1~2年左右可進入第一期臨床。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