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熱量大公開!這兩款超肥「1顆=2碗飯」 6種隱藏地雷一圖看

▲▼營養師教吃粽!傳授「健康版粽子」餡料             。(圖/Pixabay)

▲端午節吃粽子小心熱量爆表。(圖/Pixabay)

記者楊晏琳/綜合報導

端午節將至,家家戶戶免不了吃粽子的習俗,除了南部粽、北部粽以外,還有客家粽、鹼粽、菜粽等,種類豐富。不過營養師提醒,粽子本身熱量頗高,且不容易消化,建議一天以一顆為限;此外,也建議食用時避免淋上醬油或醬汁,否則熱量將翻倍,也容易有高鈉問題產生。

李其昀營養師在「零距離營養師 David 李其昀」中分享,粽子本身除了高油、高鹽、低纖維外,沾醬更讓熱量飆高,
不過若懂得挑選,或適時、適量享用粽子,還是能夠減少端午節負擔。他也分享6款粽子的烹調方式,提醒大家,開心享受美食的期間,仍要注意一些隱藏熱量地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粽子熱量大PK。(圖/李其昀營養師提供)

▲營養師比較各式粽子熱量及食用地雷。(圖/李其昀營養師提供)

1. 北部粽:熟米熟餡、蒸煮

大部分的北部粽,餡料都經大火炒過,糯米本身也會拌入油蔥增加風味。濃郁的香味也會伴隨高油脂的烹調方式,僅僅一顆熱量就高達約2碗白飯;加上內餡精緻度提高,如鮑魚、干貝等高級食材,膽固醇也是另一個需要留意的誤區。

2. 南部粽:生米熟餡、水煮

南部粽整體口感較為黏膩,雖然部分油脂可透過滾水烹煮流失,但許多南部粽會提供沾醬或使用醬汁提味,甚至撒上大量花生粉,反而將熱量補回,同時產生高鈉問題。

3. 客家粿粽:生米熟餡、蒸煮

客家粿粽是由糯米漿搭配炒過的餡料,因為體積小,常常使人一顆接一顆;但一小顆的熱量卻超過一碗飯,在選用上也要留意不過量。

4. 鹼粽:生米熟餡、蒸煮

李其昀表示,鹼粽和客家粿粽一樣,相對小了些,但因體積比較小,容易有食用過量的可能,提醒大家應特別留意。鹼粽本身熱量雖不高,但常常會包紅豆餡,再搭配蜂蜜或是砂糖,使整體熱量比大顆的粽子還驚人。

▲馬祖卡蹓趣三日遊,當地特色小吃鹼粽加砂糖。(圖/記者林敬旻攝)

▲鹼粽體積不大,卻常因添加蜂蜜、砂糖等使熱量飆高。(示意圖/記者林敬旻攝)

5. 菜粽:生米熟餡、水煮

許多茹素的餐廳,因少了動物性油脂的香氣,會透過更多的油和香料爆香。李其昀指出,菜粽更容易利用過多花生和花生粉來提味,使得它雖然沒有肥肉,卻因花生而熱量爆表;若再淋上醬油或醬汁,整體的熱量更容易超過葷食粽子。

6. 小米粽:生米熟餡、水煮

小米粽是傳統原住民美食,又稱作阿粨(a-bai),小米不含麩質,較不會刺激腸道。阿粨混和小米和圓糯米2種主食材,搭配豬肉丁、蘿蔔乾、香菇等配料,使用假酸漿葉取代粽葉。高纖維的假酸漿葉能大幅降低腸胃道負擔,相較其他種類的粽子,阿粨對於身體的負擔也小了很多。

除了留意烹調方式外,李其昀也強調,盡量不要在睡前4小時吃粽子,因糯米含支鏈澱粉,其黏性高、不易化解。建議每日食用一顆,小粽子最多兩顆,「否則一不小心吃太多,容易有胃酸逆流、打嗝、脹氣、噁心、嘔吐等問題。」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