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存放方式不當,恐讓產品變質。(圖/記者嚴云岑攝)
記者楊晏琳/綜合報導
健康觀念興起,現代人經常購買保健食品來補充身體營養素。不過保健品所費不貲,最害怕花大錢卻因保存方式不當讓產品變質,自己卻渾然不知。營養師提醒,變質的產品不僅效用大打折扣,還可能吃進大量細菌、黴菌、毒素、過氧化物,應多加留意。
砸大錢買營養品,卻不知保存方式?陳心驊營養師在「營養師菲菲 跟你分享生活營養大小事」分享存放保健食品的6種正確方式,她提到,手直接伸進去拿、隨意放冰箱等,都是常見的地雷,必須避免。
保健食品6大正確保存方式
1. 避免高溫、潮濕、日曬
放在窗邊、陽台、浴室、瓦斯爐旁、熱水壺旁等濕氣和高溫處,容易造成產品變質。陳心驊建議,最好擺在乾燥、陰涼、明顯處,像是廚房中島、飲水機旁、書桌等,都是良好的儲存條件。
2. 開罐/封後丟棄封口紙、填充物
綿花、塑膠紙、乾燥包等填充物,容易吸附水氣增加瓶罐內濕氣,導致變質。但陳心驊也提醒,瓶蓋上面的墊片別拔掉,「那是用來維持瓶罐密封性很重要的墊片!」
3. 保存期限意義
產品瓶身上的保存期限是指「未開封可放置期限」,開封後建議2個月內服用完畢,避免營養素隨時間流失。
4. 不隨意放冰箱
保健品應依照瓶身標示的儲存條件擺放。放置冰箱要取出食用時,反而容易因溫差導致水氣凝結,使產品濕氣增加,造成變質、結塊、黑斑。
通常錠狀、粉狀產品水活性較低,可放在室溫陰涼處,液體狀產品則可依瓶身標示,決定開封後是否存放於冰箱。
▲保健食品是否放冰箱,應視產品標示而定。(圖/取自免費圖庫wunderstock/osseous)
5. 避免手伸入
陳心驊指出,通常要吃保健食品的時機都很隨興,不會特意洗好手再取用,「因此避免手伸入瓶罐、密封袋內就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如此才能避免手部細菌污染產品,建議倒在瓶蓋上比較好。
6. 避免大包裝
陳心驊說,大包裝確實比較便宜,若每天吃一顆可以吃半年以上。不過她也表示,每日開關瓶蓋反覆3個月以上,容易因水氣或氧化造成產品變質;若需購買大包裝,建議放置防潮箱、並多瓶分裝,確保瓶罐確實密封,才能避免開關瓶罐造成氧化變質。
最後,陳心驊也提醒大家,若看到許久未吃的保健品出現「黑色斑點」或看起來「水水的潮濕狀」,建議立即丟棄,開封後2個月內吃完,才能有效強身不傷身。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