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同爆肺病逝!醫曝「氣胸復發率50%」 1習慣風險增22倍 

▲▼  方大同葬禮今天舉行  。(圖/翻攝微博/荔枝新聞

▲金曲歌手方大同病逝,享年41歲。(圖/翻攝微博/荔枝新聞)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金曲歌手方大同病逝,享年41歲,生前曾因反覆氣胸多次住院治療。對此,醫師指出,「瘦高型體型、吸菸者、頻繁劇烈運動或胸腔壓力變化、曾經發生過氣胸」都是高危險群,尤其氣胸一旦發生,未來復發的機率高達30~50%,而吸菸者發生氣胸的機率高22倍。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基因醫師張家銘」說明,有些患者只是伸個懶腰,結果胸口突然像被刺了一下,然後吸不到氣。這種突發性的狀況,並不是單純的拉傷或肌肉痙攣,而是原發性自發性氣胸(PSP)的典型表現,這種「爆胸」事件,往往讓患者措手不及,但其實它並非完全沒有預兆,而是與基因、體質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家銘說,為什麼有些人能進行高強度運動,肺部完全沒事,而有些人只是深呼吸或輕微咳嗽,就可能導致氣胸,因此基因可能才是關鍵,研究發現,「FLCN基因」突變與氣胸的發生密切相關,FLCN基因異常加上高瘦男容易發生「自發性氣胸」。

該基因影響肺部結構,使肺泡壁較脆弱,容易形成小氣泡(blebs)或肺大疱(bullae)。當這些氣泡破裂時,空氣就會直接滲入胸腔,壓迫肺部,引發氣胸。這類基因變異往往具有遺傳性,因此如果家族成員中有人曾經發生氣胸,風險也可能較高。除了基因之外,以下5大高風險族群也要特別留意。

1.瘦高型體型:身高較高、體脂較低的人,肺尖部承受的壓力較大,容易形成肺泡。

2.吸菸者:吸菸會破壞肺泡彈性,使肺部更容易產生脆弱的氣泡,風險比非吸菸者高達22倍。

3.頻繁劇烈運動或胸腔壓力變化:舉重、深潛、高空跳傘、長時間高壓環境工作,可能會促使肺泡破裂。

4.曾經發生過氣胸:氣胸一旦發生,未來復發的機率高達30~50%。

關鍵字: 方大同 氣胸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