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歲方大同病逝!醫曝年輕人「反覆氣胸」5原因 1習慣風險增20倍

▲▼殯儀館人員向陸媒透露,方大同在雲南大理火化。(圖/翻攝自臉書)

▲金曲歌手方大同病逝,享年41歲。(圖/翻攝自臉書)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金曲歌手方大同病逝,享年41歲,生前曾因氣胸(爆肺)多次住院治療,醫師指出,20~40歲的年輕人反覆發生氣胸常見原因包括「原發性自發性氣胸、次發性自發性氣胸、遺傳與結締組織疾病、自體免疫與發炎性疾病、外傷與特殊因素」,其中若有吸菸者,氣胸風險增加20倍。

醫師黃軒在臉書指出,原發性自發性氣胸常見於瘦高的年輕男性,尤其是20-30歲之間,首次氣胸後 1-5 年內復發率約 30-50%,若發生兩次以上,復發機率更高,誘發因素包括吸菸、高壓環境(如潛水、飛行)、劇烈運動或咳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次發性自發性氣胸與已有的肺部疾病相關,在年輕人中,最常見的次發性氣胸原因包括肺大疱病,常見於吸菸者或有基因因素者(如家族史)和淋巴管肌瘤病,主要影響育齡期女性(20~40 歲),肺部會出現囊狀病變,導致反覆性氣胸。

而遺傳與結締組織疾病主要是一些肺部罕見結締組織,使肺泡壁更容易破裂,可能疾病包括Birt-Hogg-Dubé 症候群(BHD)、馬凡氏症候群、Ehlers-Danlos症候群;另自體免疫與發炎性疾病如全身性硬化症、紅斑性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外傷與特殊因素則和劇烈運動或咳嗽、吸菸、飛行與潛水有關,而吸菸也導致氣胸風險增20倍。

黃軒提醒,若要降低復發風險,針對已發生兩次以上氣胸,建議做高解析度CT評估是否有肺部囊泡或結構異常,手術治療可考慮胸腔鏡肺大疱切除術(VATS) 或 胸膜固定術(pleurodesis),另外也要避免高風險活動,如吸菸、劇烈運動、深潛或高空飛行。

關鍵字: 方大同 氣胸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