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提醒,陰道異常出血是子宮頸癌症狀之一,一定要特別留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子宮頸癌是女性常見癌症,發生原因和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有關。醫師指出,子宮頸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出現「異常陰道出血」、「骨盆區或下腹部不明原因疼痛」、「白帶呈現異常顏色或有異味」和「性交疼痛」。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婦產科主任林季瑤說明,子宮頸癌以HPV感染為最常見的性傳播病毒,約70-80%的女性在某一時期會感染HPV,雖然大多數感染會在兩年內自行清除,但部分高危型HPV(如HPV16和18型)可能引發子宮頸癌,另外,有多重性伴侶的女性或是免疫系統弱化者,感染HPV的機會較高,進而增加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
大部分患者在早期並不會出現明顯症狀,因此早期篩檢對於預防和治療至關重要。台灣自114年1月1日起擴大癌症篩檢,增列25~29歲女性每3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上女性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35歲、45歲、55歲女性當年度1次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服務。
林季瑤說,子宮頸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不過隨著病情進展,可能會出現異常陰道出血(例如月經期間外的出血,或是性行為後出血);骨盆區或下腹部不明原因的疼痛;白帶呈現異常顏色或帶有異味;性交疼痛。至於該如何預防子宮頸癌?林季瑤提出以下5點建議。
1.接種HPV疫苗:HPV疫苗是預防高危型HPV感染的有效手段,尤其對青少年或尚未開始性行為的女性來說,可以顯著降低未來患子宮頸癌的風險,疫苗對男性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可預防HPV相關的其他癌症。
2.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能夠檢測子宮頸的異常細胞變化,及早發現可能轉變為癌症的病變,一般建議18歲以上、或開始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進行一次抹片檢查,且建議25歲以上的女性每3年進行一次檢查。
3.安全性行為:使用避孕套可以減少HPV感染的風險,儘管避孕套無法完全避免HPV傳播,但它仍然是一種有效的防護措施。
4.避免吸煙:吸煙會削弱免疫系統的功能,增加感染HPV的風險,並加速病變過程。
5.健康飲食和良好生活習慣:多吃蔬菜水果,維持良好的體重,避免過度壓力,增強免疫系統的健康。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