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同爆肺纏身!台大醫揭「氣胸死亡機率」:可能有其他疾病

▲▼方大同逝世。(圖/翻攝自微博)

▲金曲歌王方大同逝世,他過去在巔峰期生病隱退,「爆肺」數度住院。(圖/翻攝自微博)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金曲歌王方大同病逝,享年41歲,雖然經紀公司沒有說明方大同是何種疾病離開,但在15年前他曾因氣胸數度住院。台大胸腔名醫指出,「原發型自發性氣胸」好發於瘦高的年輕男性,主要症狀包含呼吸困難、胸痛,若出現時應該儘速就醫,經手術治療復發率可大幅降低。醫師分析也提到,氣胸不太會致命,可能還是有其他疾病影響。

經紀公司聲明指出,方大同以積極的態度,對抗疾病5年了,2月21日平靜而安詳地,離開了這個世界。除多年前因為氣胸數度住院治療,近年出入醫院更為頻繁,他的經紀人曾向媒體透露,這些年方大同因肺功能問題所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方大同。(圖/翻攝自YouTube)

▲方大同曾談到新專輯的聲音跟過去不同,雖然疾病不是直接影響聲音,但影響了呼吸。(圖/翻攝自YouTube)

台大外科部主任、胸腔外科醫師陳晉興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表示,年輕人發生的氣胸多為「原發型氣胸」,容易發生在瘦高男性,年齡大約在15歲到25歲間,這樣的氣胸發生高峰是15歲,到了30、40歲就不太會再復發。

陳晉興說,發生原因有一說是因為青春期男性生長速度過快,特別是身高突然抽高時,肺部頂端的血流較少,導致缺氧發炎,進而產生氣泡,當這些氣泡破裂時,就會導致氣胸。

至於年紀較大、40歲以上的氣胸患者則多是次發型氣胸,陳晉興提到,個案多為老菸槍、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結核等;另還有一種類型為創傷型氣胸,因為肺部遭受撞擊如車禍、刀傷、刺傷等引起。

陳晉興說明,氣胸治療可透過放置胸腔引流管,若個案反覆發作則會執行手術,將肺部氣泡切除,再進行肋膜沾黏術使其固定,復發率可以降至4%以下。

陳晉興也分析,氣胸不太會致命,方大同的死亡可能是其他疾病原因。因人體肺部有兩側,即使一側發生氣胸,另一側仍可正常呼吸,兩側都發生氣胸的機率極低;另有一種嚴重氣胸是「張力性氣胸」,通常是發生在插管、使用呼吸器的病人,屬於外傷性氣胸,一般人自發性的氣胸不太會出現。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