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期最長超過一年!醫解析「狂犬病好發物種」:發病死亡快

▲近期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獲通報野生動物死亡案件中,鼬獾仍有被檢出狂犬病陽性的案例。(圖/翻攝「玉山國家公園」臉書粉專)

▲日前玉山國家公園發現仍有鼬獾被檢出狂犬病陽性的案例。(圖/翻攝「玉山國家公園」臉書粉專)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狂犬病大家並不陌生,但你知道哪些動物是好發物種嗎?醫師指出,狂犬病是人畜共傳的疾病,通常發病後會快速進展到死亡,所有溫血動物皆有被感染的可能,其中又以食肉目動物為主,台灣常見食肉目動物為黃鼠狼、鼬獾、台灣黑熊、白鼻心等等,其中鼬獾和白鼻心為高危險群。

萬芳醫院感染科醫師蘇迎士指出,狂犬病是一種人畜共傳的疾病,病毒大多由唾液傳染,咬人就能傳染病毒,病毒進入傷口後擴散到支配肌肉的運動神經元末端,會沿著神經元的長軸突纖維傳播到神經元細胞體,病毒可以傳播到整個中樞神經系統並進入唾液腺,咬合部位越靠近大腦(例如面部),症狀出現的速度就越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狂犬病會影響大腦中控制吞嚥、說話和呼吸的區域,因此會出現喉嚨和喉部肌肉的痙攣。蘇迎士說,痙攣可能會非常痛苦,吹到微微的風或嘗試喝水都會引發痙攣,當病毒持續在體內肆虐時,隨著疾病在大腦中傳播,患者會變得更加困惑和焦慮且又飢又渴,倘若是食肉目動物,就會難以控制自身的行為,出現類似殭屍身體抽搐扭曲與攻擊行為。

蘇迎士提醒,台灣常見食肉目動物為黃鼠狼、鼬獾、台灣黑熊、白鼻心等等,其中鼬獾和白鼻心為高危險群,因此出門遊玩時若不慎被野生動物咬傷,應立即以肥皂、清水及消毒液清洗與消毒,並及早就醫注射疫苗,產生抗體中和病毒,便能大幅降低發病機率。

蘇迎士強調,感染狂犬病潛伏期至少一個月,有些甚至一年以上才會發作,而病人雖會出現攻擊人的行徑,但通常發病後即快速進展至死亡。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