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傳授一招手比「OK」手勢可測試是否有帕金森氏症。(圖/記者張乃文攝)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隨著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各種長照相關議題也受到更多人關心,且許多病徵在邁入老年後會逐漸顯現,如:帕金森氏症等。不過,雖然是長者佔多數的疾病,醫師仍分享,有位患者年紀輕輕卻確診帕金森氏症的案例;並傳授1招「手比OK」的方式自測是否有問題,也提醒,若有任何疑慮最好還是前往醫院檢查為佳。
神經內科醫師葉宗勳在《健康2.0》表示,一般情況下,大家會認為得到帕金森氏症的族群通常是年紀較大,或者男性為多。不過,醫師說,先前有位年齡僅30初頭的女性患者,因為在準備高普考,原本字體相當清秀的她,寫字時卻愈寫愈覺得奇怪,在約4、5個字後就愈寫愈小、愈來愈斜,醜到完全不像自己的字,後來到醫院檢查後才確診帕金森氏症。
▲醫師分享一位年約30歲的女性因字愈寫愈醜,進而發現自己得了帕金森氏症。(圖/翻攝自《健康2.0》)
對此,葉宗勳坦言,這雖然是較特殊的案例,但也是一項警訊。醫師便藉此分享一招動作自測,先將手比「OK」手勢,接著,在食指與大拇指相連處,以指尖對指尖,連續輕點25下,要注意頻率必須固定,若右手做完了再換左手。他指出,如果是帕金森氏症患者,可能會出現異常顫動或意向性顫抖,甚至對不準;假設有任何疑慮,最好還是到醫院檢查較為保險。
至於帕金森氏症發病原因,外科醫師江坤俊曾說明,帕金森氏症退化位置在中腦黑質之處,該處細胞若慢慢死掉,會無法分泌多巴胺,假設把大腦當成汽車,多巴胺就是汽油的角色,而汽車沒有汽油是不會動的,因此腦子裡沒有多巴胺,運動就會開始受損,可能會出現僵硬、運動不協調或臉部沒有表情,因此才會產生障礙。
不過,初期症狀大約有6種,包括行動遲緩、走路碎步、靜止性顫抖、齒輪狀僵硬、面具臉及便秘等,江坤俊提醒,剛開始阿茲海默症與帕金森氏症的症狀還可以有所區別,但是兩者到後期狀況都會變得相同。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