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車禍右肩著地!他沒骨折「右手卻不舉」醫揭隱藏兇手

▲▼骨折健康。(圖/亞大醫院提供)

▲全職家庭主婦、曾車禍受傷者,近半年左肩疼痛,透過針灸、推拿治療皆不見好轉。(圖/亞大醫院提供)

記者謝承恩/綜合報導

38歲張先生日前騎機車車禍,右肩著地受撞擊,因未發現骨折而不以為意,但返家休息後肩痛卻一直困擾他,再次赴醫確診為旋轉肌袖破裂症候群;55歲吳女士為家庭主婦,長期受左肩疼痛所擾,就醫診斷為沾粘性關節炎,兩人吃藥復健沒效,透過微創手術治療後,順利恢復生活品質。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邱文逸表示,張先生為公務人員,某次騎車下班途中發生車禍,右肩著地受到撞擊,經送急診後X光並無發現骨折情形,便返家休息,後續卻一直受肩痛所擾,尋求中醫及復健治療三個月,遲不見改善,右手活動度只能前舉不到90度,經核磁共振檢查,確診為旋轉肌袖破裂症候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女士為全職家庭主婦,平時只在家中做家事、料理三餐等,但近半年來左肩疼痛,透過針灸、推拿治療皆不見好轉,復健課程及類固醇局部注射也毫無助益,肩膀活動度越來越小,連最簡單的梳頭髮及扣內衣也無法獨力完成,睡覺時只要翻身壓到左肩,就會被尖銳的刺痛驚醒,經理學和X光檢查,確診為沾黏性關節炎(即五十肩)。

▲▼骨折健康。(圖/亞大醫院提供)

▲治療前後的X光照片,可以看到右肩的復原狀況。(圖/亞大醫院提供)

邱文逸介紹,肩關節被稱作球窩型構造,球為肱骨頭部,窩即為肩關節盂結構,此一結構加上複雜的肌腱、韌帶,造就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根據臨床統計,40歲以上約有四成民眾有過肩關節疼痛或活動不良的困擾,而大於60歲以上者,更有高達六成左右影響到其生活品質。

邱文逸指出,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會尋求藥物及復健方面治療,若效果不佳,會建議透過微創肩關節鏡手術治療,手術於肩膀的前、中、後各開一個約1公分的小洞,藉由器械將破裂的旋轉肌袖拉回原本位置,經由縫補錨釘加以固定,術後住院約五天即可返家,兩周後開始復健,復健三個月後右手活動度恢復正常,可上舉至180度。

相較於傳統手術的開放性傷口,微創肩關節鏡手術的優點為傷口更小,破壞原有的肌肉、韌帶等組織更少,對肌肉力量的保存更佳,恢復也更快。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