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建議,可自己進行「凱格爾運動」,有助改善尿失禁。(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一名65歲王太太有尿失禁問題,漏尿越來越嚴重,一出門就得擔心褲子溼答答,有次出遠門沒辦法換褲子,整身尿臭味讓她相當尷尬。醫師指出,台灣3成中年以上的婦女患有尿失禁,主要是因為產後膀胱與骨盆底的肌肉組織會鬆弛,造成尿道鬆弛或膀胱脫垂,就像「水龍頭關不緊」,因此只要咳嗽或跑步時就會漏尿。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女泌尿中心主任許富順醫師指出,王太太在詳細檢查和評估後,進行藥物和體外磁波骨盆底治療儀復健治療,逐漸好轉;而尿失禁也有分程度,如果一天更換一兩片棉墊者,屬於輕度,一般會採藥物治療,包括抗膽鹼藥物和三環抗憂鬱劑等,改善漏尿情況,但亦可能產生口乾、視力減退或嗜睡等副作用。
許富順說,除了藥物治療之外,也會建議患者同時做「凱格爾運動」,就是坐姿時練習骨盆底肌肉群的收縮,反覆收放陰道、尿道和肛門附近的骨盆底肌肉,訓練肌肉強化,幫助改善尿失禁;另外也可藉由體外磁波骨盆底治療儀復健治療。
患者無須脫衣,坐在治療儀(椅子)上,機器會反覆輸出脈衝磁場,刺激會陰部的骨盆底肌肉群,引發收縮,並不會感到疼痛,每週治療兩到三次,每次治療約20分鐘,即可靠著磁波治療儀逐漸強化骨盆底肌肉,達到治療尿失禁的目的,且目前健保也有給付這項復健治療方式。
但若一起身就漏尿的重度尿失禁患者,經過錄影尿路動力學檢查確認後,則建議應考慮尿失禁手術治療,可透過新式無張力吊帶微創手術,傷口在陰道壁,採半身麻醉,施行中段尿道懸吊,擺脫尿失禁或膀胱脫垂的困擾。
許富順提醒,女性平日需充足飲水,勿憋尿,避免肥胖,35歲以後即可開始凱格爾運動以保健骨盆底肌肉群,若患有尿失禁,一定要儘速就醫。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