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臨床營養20年,目前擔任榮新診所營養師,有感於許多病人皆因飲食失衡影響健康,而對食農教育產生深厚興趣。相信「食醫」的重要性最根本的健康應該從遵循四季節氣、選擇最純粹的天地食材開始。
轉眼間又來到一年的尾聲!隨著聖誕節、尾牙、新年等各種節慶派對,聚餐喝酒的場合總是少不了。有鑒於一些朋友或粉絲們每到這時候,都提到自己不得不喝但「喝酒易醉」、「隔天宿醉很痛苦」等困擾,就藉著這篇文章提供大家幾個飲酒建議和提醒。
2024-12-31
過年時大家都會吃火鍋,你最喜歡哪一個火鍋料呢?居然有火鍋料一個熱量才20大卡,但也有火鍋料吃三個就等於一碗飯!「白白的百頁豆腐,叫豆腐應該熱量低?」但它可是熱量排行榜的第一名喔!為了製造出百頁獨特的口感,百頁豆腐的蛋白質含量少,油脂很高,整塊跟肥肉一樣就是油!
2024-02-11
每當生病感冒時,「多喝水」是我們最常聽到的叮嚀,雖然是老生常談,但對正在和病菌戰鬥的身體來說,確實需要水分的補給才能加快恢復速度。尤其是伴隨出汗或發燒症狀而有脫水之虞時,更是重要。但是,除了清淡無味的白開水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適合用來補充水分的飲食呢?
2024-01-17
最近睡不好嘴破!吃B群?下午昏昏欲睡想提神怎辦?吃B群?晚上翻來翻去睡不著?吃B群?到底要吃B幾搞不清楚!B群,其實代表多種維生素B的集合,即使維生素B們的功能接近,但仍可依照症狀需求再細分更適合哪種維生素B群。
2024-01-15
「每次吃辣之後,從嘴巴到腸胃都有一種刺激熱辣的感覺,所以吃辛辣食物是不是對胃不好呢?但是中醫又說能溫暖脾胃,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位粉絲來訊問道。稍微問了身邊的同事朋友,果然有的人說吃很辣都沒感覺,但也有人抱怨一吃辣就拉肚子。吃辣對腸胃有哪些影響?來看看科學怎麼說。
2022-07-29
不久前,曾有媒體針對夜貓子最愛的10大宵夜排行榜做報導,當中提到多種誘人美食背後潛藏的高熱量或高鈉危機。站在健康立場,自然不建議大家常吃,但是偶爾嘴饞或不想備餐時,只要學會聰明選擇、搭配,這些美食小吃也能變成營養相對均衡的一份正餐,甚至變成減肥時期的理想餐點喔!
2021-12-26
如果要說說這幾年來最火紅的減重關鍵字,應該就是「減醣」了吧!不論是我周遭的朋友或診所裡的營養治療門診客戶,都能聽到他們的實踐經驗和疑問,甚至還有不少人說已經盡可能減少攝取米飯麵條、麵包糕點了,為什麼還是瘦不下來?
2020-10-25
「我真的沒有辦法抽出多餘時間來規律運動,計算卡路里這件事也很不在行,控制體重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這也是我經常在諮詢門診中會碰到的經典題之一,還有不少病人會跟我分享她們聽到的各種減肥方式。
2020-08-14
很多人在「地中海飲食」的觀念下都會認為「魚」一定比較好,其實人們在不同營養需求或疾病狀況下,紅肉跟白肉都很好,可以依照自身的不同需求作攝取,可針對以下狀況來看待。
2020-07-14
過去有些人吃了芒果後,發生搔癢、紅腫等症狀,而認為它是「很毒、容易誘發過敏」的水果,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慮,或許是因為在剝除外皮的過程中受到感染造成。由於歐美國家發現有人是在第一次摘採芒果後過敏,經回溯研究後指出可能是芒果外皮裡的成分――漆酚(urushiol)惹的禍!
2020-06-20
「我明明不胖啊,怎麼也得到脂肪肝!?」這也是門診病患常見的疑惑之一。所謂脂肪肝,是指肝臟內儲存的脂肪含量超過肝臟總重量5%,雖然一般是肥胖者或嗜吃肉食一族容易患有脂肪肝,但它並非是胖子才有的專利。就算是食量不大的人,若是營養攝取不夠均衡,也會成為脂肪肝候選人,包括:
2020-06-04
「營養師啊,照我現在這樣,每天吃兩顆蛋,到底行不行哪?」一位來到門診諮詢的40多歲的男性因為膽固醇高、必須固定服藥,很愛吃蛋但又擔心不已。
2020-05-16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又要到了,當大家都討論著要怎麼為媽媽慶祝時,我最近也聽到身旁不少四五十歲的朋友都說自己有婦科疾病的困擾,心裡很有感慨。因為我自己也是職業婦女,很能理解女性多重角色的壓力,又看到媽媽們往往忙碌工作、忙著照料家人孩子,卻沒時間好好照顧自己,甚至沒辦法好好坐下來吃頓飯。有時候錯過用餐時間,加上為了紓壓,一杯手搖飲就當成一餐,健康就這樣一點一滴地耗損掉了。
2020-05-09
闔家團聚的農曆新年即將到來!不知道大家今年準備了哪些年菜呢?假如還想不到要端上什麼好料,不妨像我一樣從年菜吉祥話著手吧!同時還是要不免俗地來點飲食小叮嚀,開心吃喝之餘可別多了不必要的負擔。
2020-01-24
每到冬天,羊肉加上老薑、中藥材或米酒、麻油的組合,因為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便成為許多人進補暖胃的最佳選擇。不過,可別以為羊肉只適合冬季,就營養學而言,羊肉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鈣、鐵、鋅等多種營養。 以帶皮的山羊肉塊為例,和大部分同等份量的豬牛肉相比,熱量、脂肪與飽和脂肪都是較低的,只要注意相佐的食材,其實是不分四季、老少皆宜。
2019-12-18
每天可以吃幾顆蛋的疑問可說是經典題。首先,就蛋所提供的營養成分,主要還是以蛋白質為多,所以應該先檢視飲食中的蛋白質是否已足夠,假如每天吃得均衡健康,意思是飲食中的纖維含量高、飽和脂肪含量低且蛋白質、熱量攝取適量,那麼吃兩顆(水煮蛋是最佳選擇)並不會增加血脂異常的風險;但如果經常大魚大肉、應酬聚餐,就不適合再吃兩顆蛋了。
2019-10-19
一位患有胃食道逆流症狀的媽媽來到門診諮詢,表示最近都已經戒吃甜食一陣子,也改善了過去不當的進食習慣,「為什麼胃酸分泌的狀況,還是沒有改善呢?」在詳細問診後發現,竟是水果惹的禍!
2019-10-01
科技的進步,讓手機變得普及且功能日新月異,對做好個人飲食管控帶來許多方便。比方在營養門診中,一些病人會利用手機拍照功能紀錄所吃的食物,好讓我協助評估;還曾經有人把整個冰箱裡的食物照下來,一一告訴我每天怎麼吃,不小心就看到冰箱塞滿滿、有些食物經年累月冰存、令人怵目驚心的實況。
2019-09-01
「為什麼,我已經三餐都不吃了,還是瘦不下來?」「聽說,澱粉類很容易讓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人最好不要吃米飯!」關於我們從小吃到大的米飯,近幾年在諮詢門診或演講場合裡經常聽到許多人對它的誤解,但這些迷思的事實恰恰相反,「正確吃飯」對於各年齡層或不同健康需求的族群而言,都很重要。在此我也將提問率最高的幾個問題做一整理,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享用在地的優質米食喔!
2019-07-13
某次門診,有位阿嬤因為糖尿病問題前來諮詢,不但血糖控制不佳,兩個月的時間竟然胖了5公斤也讓她十分苦惱。「營養師之前妳說的那些飲食我都有照著做喔,絕對沒有亂吃東西!」於是請她把一天之中的飲食狀況說給我聽,這才發現疼孫的阿嬤趁著男孩放暑假,天天打一杯酪梨牛奶幫他補充營養,又想說這是很健康的東西,乾脆自己早上也喝一杯……。
20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