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殺手失智症 台灣65歲以上每13人中就有1位

▲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內科醫師林典佑指出,失智症是沈默殺手,在台灣65歲以上每13人中就有1位。(圖/記者林悅攝)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一名李先生平常為了交際應酬,抽菸喝酒樣樣來,也沒時間定期看醫生好好控制多年來的高血壓,心想身體沒有不舒服就不以為意,近年李先生說話速度變慢,與客戶社交反應變慢,常常一個問題想了5分鐘才回答出來,甚至走路不穩常常跌倒,經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內科醫師林典佑檢查,才發現原來罹患了血管性失智症,更被告知腦部有小中風的痕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血管性失智症患者的腦部影像。(圖/記者林悅翻攝)

林典佑醫師舉另一個案例指出,一名80歲林奶奶,平時種田做家事,身體硬朗無病痛,只是近年來奶奶常常找不到自己的身分證與印章,家人也發現奶奶常常忘記自己把東西放在哪裡、煮菜忘記加鹽、忘記關瓦斯、沒有關水龍頭,有次外出種田竟然忘了回家的路,在警察幫助下才順利回家。

最近林奶奶突然性情大變,懷疑80多歲的老伴外遇,整天與老公吵架,弄得家裡雞飛狗跳,經檢查林典佑門診求助,才發現竟然得到了阿茲海默症,建議及早治療。

▲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部影像。(圖/記者林悅翻攝)

林典佑醫師說,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台灣的老年人口不斷攀升,腦退化性疾病的人口也越來越多,其中最大的議題便是失智症。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口推計報告,估計民國105年底台灣約有26萬人患有失智症,也就是說大約每100人中就有1人是失智症病人,其中65歲以上的老人每13人中就有1位失智症病人,而80歲以上的老人更是每5人中就有1位失智症病人。預計在民國125年時,台灣失智症人口將突破55萬大關。

縱使失智症在台灣老年人口的盛行率如此高,但失智症確診人口卻總是被低估,原因來自於許多家屬把失智症當成老化,以為病人只是老頑固、老番癲、老了個性本來就會改變、記憶就會變差。

事實上失智症是一種不正常的老化,它的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的減退,還會影響許多認知功能,比如:抽象思考能力、現實判斷力、語言能力、空間感及計算力等,較嚴重者甚至會個性改變,出現混亂行為,甚至有妄想以及幻覺,並且這些症狀影響到病人的日常生活以及人際關係。

在失智症的診斷上,其實可分為許多類,例如:(一)阿茲海默症、(二)血管性失智症、(三)路易氏體失智症、(四)額顳葉型失智症…等,其中前兩者佔了失智症病人的多數。

初期的失智症可能只有記憶力與執行力的缺損,日常生活尚可自理;中期的失智症則開始出現混亂行為,語言能力受損,甚至出現妄想、幻覺的精神症狀,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協助;晚期的失智症除了認知功能嚴重受損外,往往缺乏現實感與溝通能力,甚至肢體功能減退、吞嚥困難及大小便失禁,造成個人及家屬很大困擾與負擔,應及早就醫診斷治療。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