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女打「牛奶針」暴斃家中,右大腿還插著置留針筒。(圖/示意圖/記者嚴云岑攝)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一名30歲的女性被發現暴斃家中,全身佈滿針痕,右大腿外側還留置著注射丙泊酚等藥物的針筒,裡面殘留些許的乳白色液體。」法醫研究所組長蕭開平表示。近年來藥物濫用氾濫,僅管每種藥品的劑量不高,但加成的後果卻不容小覷。根據法務部統計,2010年至2014年,全台約有300人因自行施打過量丙泊酚喪命,經法醫解剖者也有17人。
食藥署管制藥品組科長吳孟修表示,丙泊酚(Propofol)因製劑外觀呈現乳白色,又有「牛奶針」之稱,是做局部外科手術與侵入性檢查、插管等常見的處方用藥,目前核准該成分藥品許可證共14張,近年來常被毒癮者當作「替代性毒品」使用,進而因施打過量藥效喪命。
▲俗稱「牛奶針」的丙泊酚。(圖/食藥署提供)
蕭開平說,毒癮患者施打牛奶針後,會產生茫茫然的感覺,一旦施打過量,可能會因心跳減緩、呼吸抑制死亡。在食藥署2015年3月納管前,毒癮患者可透過許多管道購買,但因黑市產品通常未標示濃度,假如不小心施打了高濃度劑量,藥效會直接從靜脈痲痹中樞神經,釀成死亡,「這些濫用者根本就是在拿性命當賭注」。
為了維護國人用藥及健康安全,行政院已於2015年3月將丙泊酚公告為第四級管制藥品,加強其流向管理。醫院、診所、藥商欲購入或販該藥品,須先向食藥署申請許可證,再依造冊登記數量收支申報流向。自丙泊酚列管至今,食藥署共查獲16件違規,其中以無管制藥品登記證、簿冊未詳實登載收支結存情形為大宗,所有違規醫院、診所或藥廠,皆被食藥署依《管制藥品管理條例》,處6~30萬元罰鍰。
▲法醫研究所組長蕭開平教授。(圖/記者嚴云岑攝)
為防止藥物濫用,行政院也於2015年8月將丙泊酚列為第四級毒品,民眾若被發現違法持有或使用,將可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處1~5萬元罰鍰,還需上4~8小時的毒品防制講習。
蕭開平說,自去年丙泊酚列管以來,濫用人數已明顯減少,根據法醫研究所解剖資料統計,去年因丙泊酚死亡人數,已從2014年的18人降至2015年的9人,降幅達50%,從全台地檢署資料來看,列管後至少拯救了100人。由於近年來藥物濫用逐漸「多元化」,他也希望未來能將更多藥品列入納管,阻止憾事發生。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