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僅0.5cm!主動脈瓣膜「醒著換」 一條銅線送到心

▲心臟主動脈瓣膜狹窄免開心,台大用「銅線+導管」裝支架。(圖/記者嚴云岑攝)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88歲的楊爺爺喜歡游泳健身,但5年前卻開始常覺得胸悶,爬2層樓梯就覺得喘,就算放了永久性心律調節器,依然未見改善。後經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其罹患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雖經藥物治療,病況仍持續加重,最後是在2013年轉入台大醫院接受「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膜植入術(TAVI)」,利用銅線將支架經動脈送入心臟,撐開硬化的瓣膜,才讓他恢復正常生活。

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高憲立表示,主動脈瓣膜狹窄(Aortic stenosis)是老年人常見的退化性心血管疾病,好發在6、70歲以上的族群。過去以「開心」手術置換人工瓣膜,是有效緩解心衰竭症狀、延續病患壽命的唯一選擇,但許多患者或家屬會以「太老了」、「開刀很痛苦」等理由拒絕手術,使得患者的平均餘命僅剩下2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傳統開心手術與TAVI手術傷口差異。(圖/記者嚴云岑攝)

為了降低患者的抗拒心理,全世界醫師皆致力於嘗試各種方法,希望透過非開胸的方式,置換心臟瓣膜,直到2002年法國Cribier醫師發表第一例成功案例以來,對於有合併多重內科疾病的高手術風險族群,TAVI的療效已明顯優於內科治療,術後成果也和傳統開心手術旗鼓相當。

高憲立說,TAVI的手術方式,是在大腿鼠蹊部開0.5公分的小洞,將人工支架瓣膜與氣球,透過銅線經動脈送入主動脈與左心室的交接處,在完成訂位後始利用膨脹的氣球撐開支架,使之固定在狹窄的瓣膜處,讓血液能夠順利從左心室輸出,讓患者不再胸悶,瓣膜平均的壓力差,也可從72mmHg降至9.6mmHg。

▲台灣共有3項合法上市的瓣膜支架。(圖/記者嚴云岑攝)

目前台灣共有3組合合法的瓣膜支架,台大醫院皆有引進。自2010年院方、結合心臟內科、外科、放射科及麻醉科等醫師開始做TAVI以來,總共有101位年長的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換病患成功經由心導管方式植入組織瓣膜,病患平均年齡為82歲,其中有12位是90歲以上的高齡患者,還有一位是101歲的人瑞。

高憲立說,目前TAVI手術成功率是99%,術後30天死亡率為0%。唯一一位失敗的患者,是因為大腿血管問題無法植入導管,但就算失敗,也沒有明顯的後遺症。由於手術採麻醉阻斷鼠蹊部局部神經阻斷技術,讓患者能在無需插管且意識完全清楚的狀態下全程進行,免去年長患者插管的通苦,也不用擔心是否會因全身麻醉醒不過來。患者平均手術時間為1.5~2小時,傷口0.5公分,住院天數平均5~7天。

▲楊爺爺在2013年做完手術後恢復良好,術後2個月又可重返泳池當水中蛟龍。(圖/記者嚴云岑攝)

楊爺爺在2013年10月24日接受手術後,住院5天便順利出院,2個月後就便可再回到游泳池當水中蛟龍,術後至今2年半,也未有任何併發症產生,今(12)日也在記者會上感謝台大醫院團段。高憲立說,目前TAVI並無健保給付,手術費加醫材費約130萬,目前已請健保局評估該項目,希望未來能有機會納入給付範圍。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