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渺茫...也不能見死不救」  醫師細談急診開刀經歷


▲「急診開刀」是醫師與死神搶人的黃金時間。(圖/記者黃克翔攝)

文/ 陳明醫師產科及遺傳醫學診療室

現在醫療環境比起十幾年前惡化,醫師採取防禦性醫療的機會增加,但我想到我還非常年輕時,一個非常熱血的故事。在我二十年前受住院醫師訓練時,當時健保開始實施不久,台大婦產科大教授還非常多,子宮頸癌等大刀一天就有好幾台,好幾個大教授同時在開, 因為這類的刀很難開,總是有的時候有些困難的情況,我們年輕醫師就從困難的情況中,學到了寶貴的經驗。

我記得有一個婦科大手術的病人,骨盆腔底部滲血汨汨流出,實在無法止血,叫了血管外科來幫忙也沒辦法,那位老師只好用大紗好幾塊壓住,一方面輸血,一方面結成一串,肚子的傷口不關,一天拉一點出來,同時用抗生素防止感染,以及輸血跟它拼。

坦白說,我如果是那位老師,大概幾天都睡不安穩,但表面上看起來,老師若無其事(現在自己主治醫師多年,我知道心裡還是會有很大的壓力,只是身為教授,必須表現地很沉著),大概拖了一個星期,等到急性期過去,才再開進去,把肚子縫起來,這個病人最後平安出院,我們年輕醫師都印象深刻,可以稱為現代版的「醫龍」。

沒想到我自己幾年後,還剛從台大醫院轉任彰基主治醫師不久,可能才兩三年,就遇到一個讓人無法忘懷的案例。當年我是一個年輕主治醫師,又是外來的,通常病人不會很多,不會像現在滿坑滿谷,人山人海,也因為是外來的,還被人耳語排斥「這個人是學術派,不會看病」。


▲傷勢嚴重病人在到院時就會緊急進行手術。(圖/達志示意圖)

我記得某天晚上已經十一點了,值第一線的學妹打電話給我「陳醫師,有個小妹妹車禍,會陰部裂了一個洞,骨盆腔骨折,骨科會先開,然後輪我們。」我心裡想骨科一開至少到半夜去,甚至到隔天,我先去睡覺閉目養神,沒想到,過了不到一個小時,我又被呼叫「陳醫師,骨科說他們的部分已經好了,你要不要來看一下?」我正在狐疑怎麼可能這樣快,到了醫院才知道,兩個少女無照騎機車,被卡車迎頭撞上,姊姊當場死亡,妹妹彈出去掉到地上,骨盆腔骨折,送來彰基。

我到了現場嚇了一跳,看到畢生第一次看到的景象,什麼一個小洞!會陰部從恥骨到肛門,裂了一個超級大洞,我沒看過這樣嚴重的,骨科作了外固定,只是用鋼釘以及外固定器把骨盆腔固定,讓骨盆腔不再鬆動,增加創傷,難怪這樣快。

說真的,我不知道怎麼開這種刀,骨盆腔不知道哪裡在出血,從會陰部裂開的大洞只不過是結果,把骨盆腔裡頭骨折或者軟組織傷害的血液排出體外,肛門和陰道都不見了,根本無從修補起。我嘆了一口氣,把家屬叫進來「這個嚴重,會死,我救救看,看上帝的意思了!」

家屬一直拜託,後來在刷手消毒準備進開刀房時,另一位主治醫師開他的急診刀,靠過來跟我咬耳朵「陳明,你確定要開嗎?這個開下去希望渺茫,如果你開下去,死了就算是你的,你想一想。」我知道他是好意,講的也都是事實,我很猶豫。這個時候,一位開刀房小姐,突然很有正義感問我「陳醫師,你要見死不救嗎?」我又嘆了一口氣,決定就試試看。其實,我跟這位開刀房小姐不熟,但我想,她是上帝派來給我提示的。


▲手術考驗醫師的技術與耐力。(圖/達志示意圖)

接下來就是整晚的手術,我動用了兩個助手,讓兩位學妹輪流去休息,後來又把專精婦科的好友找來一起出主意,我盡量縫,沒辦法縫的地方如果還滲血,我想到以前另一位老師用像保麗龍的一種醫材(通常是骨科開脊椎手術在用,硬塞止血的一種材料),開始往裡頭填,填到滿了以後,我仿效當年那位老師,把大紗好幾條綁成一串,往裡頭塞,病人一直在流血,先止血最重要,其他重建以後再講,到了破曉時分,終於完成,精疲力盡把病人送進加護病房,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怎麼下刀的。

接下來幾個星期,我去看傷口,看情況比較好,就把大紗一點一點往外拉,畢竟也不能一直放在裡面,這種醫材算是異物,不可吸收,會感染,每天都是七上八下,中間還發生好幾次,因為傷口癒合一定有新生血管,紗布拉一點出來,那條新的小血管又開始噴,於是又趕快從加護病房推進去開急診刀,這樣的日子我過了快要一個月,直到我要去義大利開會演講,於是託給婦科的好友,他嘖嘖稱奇,居然還能活下來!

後來我聽說病人又住了幾個月,因為加護病房不能住那樣久,轉到區域醫院去,門診再回我同事那裡追蹤,過了八九個月吧,我問我那位同事後來如何?他說非常神奇,居然自己長好了,所以會陰部的構造後來可以慢慢重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個個案應該已經是十幾年前的個案,如今回想起來,很難想像當年如此熱血,做一件自己都沒有把握的事情,只單純憑著要拼拼看的信念,也許也因為如此,我逐漸「洗刷」學術派不會看病的錯誤印象,現在我可能是中部地區產科個案最多的幾位醫師,也是全國遺傳個案最多的幾位醫師之一。

前一陣子社會上流行的話題就是「醫療崩壞,五大皆空」,很感謝上帝這兩年台灣婦產科逐漸有年輕醫師願意投入,很多醫學中心包括彰基都是招滿,我們希望像當年老師訓練我們一樣,繼續訓練下一代的醫師,才能繼續守護台灣民眾的健康。

(本文作者是彰基基因醫學部主任陳明醫師,同時兼任台大醫學院婦產科副教授)

關鍵字: 急診 開刀 陳明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