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不明聲音跟你對話? 男出社會1年得「思覺失調症」

▲聽到不明聲音跟你對話?男出社會1年得「思覺失調症」。(圖/楊智傑醫師/記者嚴云岑攝)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一名24歲的男性,退伍後工作1年,開始出現失眠及焦慮等症狀,過了一段時間開始出現幻聽,會聽到莫名其妙的聲音與自己對話,腦中更出現各式各樣奇怪的想法,不僅工作中無法流暢的思考,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思緒。經台北榮總診斷後,發現其罹患了「思覺失調症」,所幸在經過1年的藥物積極治療後,情況已有大幅改善。

台北榮總精神部成人精神科主治楊智傑醫師表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慢性的精神疾病,病患常有幻覺、妄想及思考障礙,並會導致廣泛的心智及社會功能的退化。目前台灣思覺失調症的盛行率僅為1%,雖然治療的藥物與效果比從前大為進展,但致病的原因究竟為何?是否跟遺傳有關?目前仍無明確的答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楊智傑提到,精神健康出問題的患者,可從功能性腦部磁振造影(fMRI)測出異常,「腦波就像心律一樣,健康的心律複雜多變,心臟衰竭者單調貧乏,心房震顫者混亂失序」。如果把心律的研究理論代入精神科學,強迫症的患者的腦波單調,前額葉動靜不明顯;思覺失調患者因認知功能退化,與現實感剝離,大腦的活動區域較明顯,腦波也趨近混亂。

▼思覺失調症腦部活動變化。(圖/記者嚴云岑攝)

台北榮總近3年來,取110位罹病5~10年的患者與200位健康的成人做對照,得出思覺失調症是「大腦疾病」的結論,因為心智健康的人,其大腦能針對各種刺激或壓力做出改變,但精神疾病患者的心智卻長期處於單調或混亂的狀態,醫師的責任,就是借助藥物與心理治療的方式,找出大腦「作亂區」對症下藥,增加心智的「複雜度」,避免患者的思考與情緒再陷入病態模式。

成人精神科主任蔡世仁醫師也表示,罹患思覺失調症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功能退化、自我照顧能力降低、衛生習慣變差、自言自語等症狀,還有患者變得內縮、不太愛洗澡。由於患者不太可能自我察覺異常,大多數都是由家人帶來就診,只要症狀明確,大約經過30分鐘左右的問診,就可確定病因。

「台灣思覺失調症好發年齡多在青少年期,男性約在15~20歲、女性約在20~25歲,可能與荷爾蒙的分泌有關。」蔡世仁說,目前思覺失調症的藥物,主要是靠阻斷大腦多巴胺的神經受體,抑制多巴胺對神經的影響,副作用可能有身體僵硬、體重增加、嗜睡等症狀,如果及早發現,便可及早治療。不過,蔡世仁也說,思覺失調症是一種無法根治的疾病,「有些人可以恢復到8成、有些人只能到5成,主要因體質而異」。

▼北榮精神部今召開記者會,發表思覺失調症是因為「腦子亂了」。(圖/記者嚴云岑攝)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