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
每到寒暑假,許多家長便帶著小男生到小兒外科門診求診,主要訴求是「割包皮」,但多數案例經醫師檢查後,狀況正常並不需要手術。成大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陳肇真表示,包皮是用來保護陰莖,但有些家長認為,小嬰兒時期就該讓龜頭早早露出,以便出人頭地,但其實是揠苗助長的行為。
▲兒童割包皮好嗎? 小心「揠苗助長」(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陳肇真指出,家長常認為小孩的龜頭應該早早露出,生殖器會長的較大、功能較好;同時也覺得,包皮會藏污納垢,因此經常將包皮往後推露出龜頭,清洗後再將包皮蓋回龜頭之上;然而,此作法會將較窄的包皮口,強行通過較寬的龜頭,會容易造成包皮口附近裂傷,當裂傷癒合結疤後會形成瘢痕。
其實,包皮的作用是用來保護龜頭,嬰幼兒的包皮與陰莖龜頭有一層薄紙狀的沾黏,這時期並不適合將包皮後拉露出龜頭,否則會使皮膚剝離造成出血、結疤和包莖。陳肇真提醒,沾黏的部位不會藏污納垢,不需要特別露出龜頭清洗。到了幼兒期,兒童間歇性的勃起和脫落的包皮屑,會將包皮內層和龜頭自動分開。根據經驗,有三分之二男孩,到6歲時仍有部分沾黏,但若無不適症,應不需包皮手術治療。
一般來說,需要動割包皮手術,多半是包皮龜頭炎、膀胱輸尿管逆流、包莖嵌頓,包皮口狹窄導致氣球現象排尿不順。至於有人主張,割包皮可減少性伴侶的子宮頸癌發生率,目前並未有前瞻性研究結果可支持。
割包皮引起後遺症的機率低僅有0.2%,但有些狀況仍需留意,陳肇真提醒,若切太多會造成傷口裂開、出血、尿液滯留、陰莖龜頭傷害和尿道皮膚廔管;切太少則容易有贅皮;包皮與龜頭間的緻密沾黏,造成勃起疼痛等。建議找經驗豐富的醫師進行手術,提前釐清手術的適應症、禁忌症,並減少後遺症的發生。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