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中秋團聚烤肉的文化。(圖/達志影像/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自古中秋節即是一家團圓的時候,台灣更在近幾十年發展出中秋烤肉的文化,親友趁節日可更緊密的連結在一起,但對有親屬已過世的人或是因故無法團聚的人來說,每到這種時節,對親屬更是思念,情緒甚至會變得比較低落。對此,醫師指出,這時除了要注意憂鬱症之外,還要留意「延續性哀傷」。
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黃鼎元指出,憂鬱症常見症狀除了情緒低落、對本來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自我價值感低落,或出現結束生命的念頭之外,還包含了生理機能的失調,包含睡眠、食慾、注意力、和思考動作的流暢性。
而在目前精神科使用的《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 TR)》中,除了憂鬱症之外,與之相關的還有最新被列入的延續性哀傷(Prolonged Grief Disorder)。
黃鼎元說明,延續性哀傷與一般失親的哀傷差異在於症狀持續的時間,人在面對哀傷時,會經歷所謂的「哀傷五階段」,包含「否認與隔離、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需要注意的是這五階段並不一定按照順序出現,也可能在不同階段前後擺盪。
黃鼎元進一步提到,在延續性哀傷的個案中,在重要他人去世之後,哀傷的症狀超過1年以上、兒童青少年持續6個月以上,這樣的哀傷狀態會影響到功能,例如日常生活、工作、社交、和人際關係等等。
哀傷的症狀則包含了認為自己的一部分已經隨著他人死去、無法相信他人已經離世、迴避可能提醒他人已經離世的事物或場合、對於情感的麻木、覺得生命不再有意義以及極度的孤獨感等。
黃鼎元強調,節日的慶祝活動和團圓場景可能讓延續性哀傷症的症狀加劇,個案對自己無法參加節日的慶祝活動感到自責或內疚情緒,或對於回憶起已故親友的相關的事物感到痛苦。而目前在治療上,除了藥物之外,也可搭配心理治療同步進行,就診時若有家人或是重要他人陪同,在康復的階段不須單打獨鬥,也是康復的良好預後因子。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