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心健司與生命線合作,辦理線上文字協談,提供青少年心理支持服務。(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張乃文/台北報導
年輕族群遭遇心理困擾時,常會陷入思考與情緒紊亂的迴圈中,衛福部心健司司長陳亮妤提到,透過國際生命線的公私協力,自111年起辦理「全台生命線青少年心理健康網路支持平台計畫」,透過線上文字的協談,提供青少年即時心理支持服務,挹注經費持續增加,自111年服務迄今已超過1500人次。
陳亮妤說,生命線服務自馬偕博士引進至今已歷史悠久,但近年透過統計數據觀察到,入線的年齡層愈來愈大。她表示,生命線接聽是以電話方式,但年輕人會使用手機網路、LINE的情況較多,也因此想跟進歐美模式,發展線上協談,也委託生命線試辦,目前持續擴大辦理。
陳亮妤提到,有些人無法用口述說明自身的感受,但他們的憂鬱焦慮可能可以用文字表達,而計畫至今,經費挹注已3年,目前和花蓮縣、嘉義市、新北市及嘉義縣等各地生命線協會共同合作。她表示,生命線據點共22縣市,但上述合作線上協談的據點,並不代表只有那些縣市的人可使用這項服務。
陳亮妤提到,會持續盤點整體的服務量能,並視情況增加。她表示,目前試辦情況效果還不錯,但還是要留意,線上服務者,對於自殺防治即時救援的能力是否足夠。像是線上對談者若發出一些警訊,下一步該如何進行,這必須透過訓練,相較於行之有年的電話服務,線上協談的受訓還須完整,若後續順利也有信心可擴大。
陳亮妤說,統計111年度為130萬、112年度約挹注190萬元經費,實際服務約880人次;113年度經費約385萬元,預估服務約2187人次;114年度預估挹注501萬元,預計服務2937人次。
心健司提醒,遭遇心理困擾時,常落入以下三「不」心態,陷入思考與情緒紊亂的迴圈中,而延誤解決心理困擾的最佳時機,像是心累「不」想講,因為成長於數位環境下,年輕族群習慣於網路社群抒發憂鬱情緒,面對真實情境下師長或家長詢問,則常回應「心累懶得說」、「不想講」、「不知道怎麼講」。
或是我「不」用你管,心健司提到,年輕族群遭遇心理困擾時,通常以不驚動學校、家人的狀況下,以忍耐或自我傷害方式處理情緒問題。還有你「不」會懂我,有一位青少年曾說「把自己的煩惱說出來是一場沒有勝算的冒險。」不被理解、遭受否定或異樣眼光等多重恐懼與擔心,是阻礙青少年求助的原因。
心健司提到,文字協談會以網路為媒介,提供即時線上文字協談服務,不需身份認證之匿名協談服務,也不批判、不責備,以傾聽與陪伴共度難關。服務時間為每週一至週五13:00~17:00、18:00~01:00,可透過生命線台灣總會網站加入官方臉書或LINE好友,發送訊息即可進入線上文字協談平台。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