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班女老師每天一包鹹酥雞,吃出大腸癌。(示意圖/資料照)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北部一名28歲補習班女老師每天工作到晚上11、12點,為了犒賞自己一整天的辛勞,每天下班她都會買一包鹹酥雞來吃,經過1~2年後竟吃出大腸癌。醫師糠榮誠解釋,誘發大腸息肉的3大危險因子為:致癌基因、黏膜受損,以及吃進致癌物,尤其若剛好與致癌基因結合,會加速息肉變癌症的速度。
「胃癌、腸癌,都是吃出來的!」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糠榮誠在《健康問良醫》節目中示警。並分享曾收治一名年輕女患者,才28歲就罹患大腸癌,致癌原因與她每天下班後都會買一包鹹酥雞來吃有密切關聯,「照她說應該只吃1~2年,很多東西都是你偶爾吃應該沒關係,但如果長期吃就會造成刺激。」
糠榮誠說明,人們會得大腸癌與3大危險因子有關,分別是致癌基因、黏膜受損,以及吃進致癌物,若又剛好與致癌基因結合,就會誘發息肉。他解釋,一般息肉要演變為癌症約需5~10年的時間,「所以你這往前推不得了,他們可能10幾歲、20幾歲就有了(息肉)。」
▲醫師透露,臨床上大腸癌患者最常見症狀為排便習慣改變。(示意圖/視覺中國)
糠榮誠坦言,臨床上的大腸癌患者最常見的症狀為排便習慣改變,卻未被特別重視,平常拉肚子、偶爾便祕,或是肚子悶痛「大家都覺得還好」,但一出血就嚇得民眾都跑來看診了。
究竟何時需要照大腸鏡?糠榮誠表示,一般健康成人可在50歲進行大腸鏡檢查,而若有家族史或父母親、兄弟姊妹已患有大腸癌/息肉病史者,則建議40歲就開始做。而國健署也提供50~75歲國人每2年1次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若結果呈現潛血陽性,一定要在半年內照大腸鏡,有些人認為「糞便潛血只是一點點」而不以為意,他直言,「這一點點血才恐怖」。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