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第6波高峰 國健署長:6成以上死亡率和慢性病有關

▲▼快篩。(圖/記者林悅翻攝)

▲國內新冠疫情再起,國健署提醒,有6成以上死亡率與慢性病相關。(示意圖/記者林悅翻攝)

記者張乃文/台北報導

國內進入新冠第6波Omicron疫情,上周增加817例新冠併發症通報,比前一周上升3成,疾管署研判高峰會提前至7月,9月預估會再有一波。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提到,近期新冠門診量變多,大家也開始感到害怕,有6成以上的死亡率與慢性病有關,因此在慢性病的防治相當重要。

疾管署表示,上周(18日至24日)新增817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周(11日至17日)新增624例上升,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周新增40例死亡病例,與前一周新增38例持平,累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昭軍今(26)日說,國健署主要業務就是希望國人健康,須從風險因子管控開始,避免疾病發生、早期發現、早期介入,避免疾病漸長。他指出,新冠近期門診量變多,大家開始害怕,但有6成以上的死亡率與慢性病有關,急性占2成,還有其他原因造成死亡,因此慢性病防治非常重要。

吳昭軍表示,慢性病的風險因子包括抽菸、酗酒、不運動,還有飲食問題,而推動健康醫院,也是希望摒棄過去對於醫院僅是看病領藥的想法,而是期盼醫院除了帶給患者治療疾病外,也可以恢復原本的健康,透過衛教師、醫護的協助,對於患者的生活習慣改變、避免疾病產生等,透過基層醫療院所共同努力,提升健康促進、健康識能。

對於慢性病管控,嘉義市聖馬爾定醫院分享,運用國健署發展的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導入成人預防保健等,針對35至70歲民眾,利用平台進行評估,可了解自己未來10年內罹患5種主要慢性疾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腦中風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

民眾可依照疾病風險程度與健康需求,由醫師及護理師提供個人化指引,如:戒菸、減重、飲食、運動的相關建議、以及健康檢查及危險因子控制等,養成健康生活習慣,達到預防或延緩慢性病發生的機會,目前已有1萬5千人使用。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