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被「一頁式廣告」詐騙! 留意「7大特點」別上當

▲▼手機,滑手機,上網,女子。(圖/達志影像/示意圖)

▲台北市衛生局提醒,滑社群要當心一頁式廣告詐騙。(圖/達志影像/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使用社群當心「一頁式廣告」詐騙!台北市衛生局今表示,一頁式廣告常見「強調貨到付款;售價明顯低於市場行情;標榜7天鑑賞期,不滿意可退費;限時限量促銷,活動長期倒數計時;網址拼音奇特;出現大陸用語或簡體字;未提供實體聯絡電話及地址,僅有電子信箱或通訊軟體帳號」等7大特點,一定要避免上當。

台北市衛生局食藥科科長林冠蓁指出,近期發現有不肖業者於臉書、Line及各大網路平臺購買版面,透過一頁式廣告盜取正版廠商圖片或竄改新聞報導圖片,並擅自利用醫師名義推銷藥品,其中包括需要醫師處方的安眠藥、壯陽藥及減肥藥等,上述藥品都須經醫師診斷,再持醫師所開立的處方箋至藥局取得藥品,並依藥師指示服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依衛福部公告,目前僅開放藥局、藥商、百貨店、雜貨店及餐旅服務商等5類業者可在網路上販售「乙類成藥」,其餘藥品皆不得於網路販售,如市民誤信網路藥品來源,除了成分、濃度無效外,還可能因不明成分對身體健康產生危害。

林冠蓁提醒,對誇大不實的藥品廣告或網路販售、來路不明的藥品要提高警覺,牢記「五不」原則,包括不聽別人推薦的藥、不信神奇療效的藥、不吃別人贈送的藥、不推薦藥給別人、不買地攤、夜市或遊覽車上所販售的藥;若需購買藥品、醫療器材建議至領有許可執照之藥商(局)或醫療器材商等實體通路購買。

服用藥物時也要記得用藥五問,包括「吃的是什麼藥」、「什麼效用」、「怎麼吃」、「吃多久」、「有什麼注意事項」,如果對藥物不了解、有疑問,一定要向醫師或藥師詢問清楚,另食品不具療效,切勿輕信誇大不實、宣稱療效的食品廣告,以免延誤就醫,影響疾病治療。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