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那誰去?」防疫醫師難忘4任務 新冠爆發飛武漢接國人返台

▲▼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主任、防疫醫師林詠青分享工作心情。(圖/記者洪巧藍攝)

▲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主任、防疫醫師林詠青。(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疾病管制署有一群防疫醫師,各自有不同專業與擅長領域,以醫師身份,讓公衛政策銜接臨床醫療。而目前擔任防疫醫師頭頭的預防醫學辦公室主任林詠青,進入疾管署已經超過10年,特別分享印象最深的4大任務,讓外界一揭防疫醫師的神秘面紗。

現在是疾管署副署長的羅一鈞堪稱最有名的防疫醫師,過往的疾管署疫情記者會,就是由他來負責說明傳染病特徵、特殊病例狀況;接在羅一鈞之後,現在出鏡率最高的防疫醫師就莫過於林詠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疾管署10/11疫情周報,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圖/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疫情週報,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資料照。(圖/疾管署提供)

回顧印象深刻的防疫工作,林詠青談到新冠疫情期間的「武漢包機返台事件」,當時因為新冠爆發,中國大陸武漢封城,許多國人滯留當地,第二批武漢包機是由時任醫福會執行長的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帶隊,總計2班機接回361名國人,任務成員共有4名醫師、9名護理人員,林詠青就是其中一人,他直言這算是防疫醫師生涯中最驚險、感染風險最高的一次。

時至今日,一切說起來雲淡風清,林詠青回想當時,自己接獲這項任務時也相當緊張,「但當下你就會覺得,這個工作如果不是我去,不然是誰去?」一股使命感上身,而面臨染病的風險,重點就是將防護做足,其它就是聽天由命。

被問到當時家人怎麼看待這件事,林詠青說,他只和家人說「我要去出差」,一直到他回來接受隔離檢疫,家人才知道工作內容,也才瞭解有多危險。

林詠青提到,防疫醫師日常訓練本來就很重視防護,包含提供補助讓防疫醫師接種各類疫苗,訓練防護衣穿脫、瞭解N95口罩密合度等,而最終結果來看,林詠青自己染疫確診新冠並不是因為出任務,而是一直到國內爆發Omicron疫情,社區病患大量增加時才中鏢。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第三批武漢台商包機返台,武漢包機,武漢肺炎,湖北類包機。(圖/記者李毓康攝)

▲新冠疫情武漢包機抵台,資料照。(圖/記者李毓康攝)

至於其它任務,林詠青說自己在2012年進入疾管署,第一個參與的疫調就是「食品中毒案件」,那時是一個公司團膳出問題,他們幾個人就到團膳業者的廚房瞭解環境狀況、採集檢體等,那是他第一次行使公權力進行調查。

接著是2013年中國大陸爆發人類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當時的疾管局很快就拉高警戒,4月3日成立疫情指揮中心,同月24日傍晚確認首例境外移入病例。林詠青回想那天,除了對外發布疫情消息,他身為防疫醫師隨即展開疫調,因為個案返國後不是馬上就被發現,他得前往個案曾去的診所,瞭解接觸狀況、蒐集病歷名單等等,他苦笑「那天還正好是我生日」。

▲▼3/10第二次武漢包機返台-疾管署。(圖/林詠青防疫醫師提供)

▲▼第二次武漢包機返台。(圖/林詠青防疫醫師提供)

▲▼3/10第二次武漢包機返台-疾管署。(圖/林詠青防疫醫師提供)

另一個案子則不是單純的傳染病防治,2016年國防大學發生愛滋個案歧視事件,涉及的是傳染病患者權益保護。從外界的角度來看,可能覺得是衛福部、國防部兩個機關在拉扯,鬧得沸沸揚揚,但林詠青說,疾病防治不能因此就不顧人權,在署長全力支持之下,疾管署提出訴訟,該年他也代表疾管署前往世界衛生大會(WHA),當時也因為本案取得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的資源與關注。不過,最後那名學生僅是拿到學歷證明,沒有回到學校,後續擔任社工,但在去年3月因為車禍離世,讓他將當感慨。

「每個人來當防疫醫師的理由不同。」林詠青說,自己是對於預防醫學有興趣才選擇家醫科,而回顧更久之前,當他還是醫學生的時候,就參與服務性社團到偏鄉服務,當時也會去瞭解為何該區域特定慢性病比例高等,透過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問題後,可以協助民眾做生活形態改變,這是讓他進入公共衛生的一個契機。

林詠青結束住院醫師訓練後,就到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讀公共衛生,他回想學校願景有這麼一句話「Protecting Health, Saving Lives—Millions at a Time.」(保護健康、挽救生命,可以一次拯救百萬人),一個衛生政策決定,可以影響到百萬人。相對於臨床醫學,醫治病人可以直接看到成果,公衛很多時候得花很長一段時間,才會看到統計數字上的改變,不過,這就代表很多人的健康與生命。

▲▼疾管署例行疫情記者會。(左起)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發言人羅一鈞、台北榮總胸腔重症加護室主任陽光耀、防疫醫師林詠青。(圖/記者洪巧藍攝)

▲疾管署例行疫情記者會。(左起)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發言人羅一鈞、台北榮總胸腔重症加護室主任陽光耀、防疫醫師林詠青,資料照。(圖/記者洪巧藍攝)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