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者經驗」有5大高風險群 她揭:社群媒體也推了一把

▲▼Instagram。(圖/記者范家宏攝)

▲社群媒體流行被認為是助長冒牌者經驗的原因之一。(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文/張瀞仁

比起「我就是這樣」的固定式思維,了解自己冒牌者經驗的成因,並擬定適當的策略、慢慢調整,是比較健康的面對方式。

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
社群媒體流行,被認為是助長冒牌者經驗的原因之一。在社群媒體上,人們只PO出好玩、漂亮的高光(highlight)時刻,在濾鏡和影音修飾之下,社群媒體和現實生活落差變大,「別人是不是只喜歡社群媒體上的我」,也變成許多人內心的不安。因為要維持這樣的形象,人們必須花更多時間修飾、經營社群媒體上的形象,漸漸地變成惡性循環,追蹤數越多反而壓力越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再加上網路快速、普及的特性,以前我們頂多跟隔壁同學、鄰居小孩或親戚比較,現在只要一個按鍵就看到成千上萬的陌生人做了什麼、去什麼餐廳吃飯,或是又到哪個海島國家度假。

研究顯示,有88%的人會透過Meta(臉書)比較自己和他人的生活;而在這些人裡面,98%的人是跟自己景仰、羨慕、具有正面特質的人比較。換句話說,在頻繁的「比上不足」情況下,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漂亮、不夠聰明、不夠有錢、不夠開心,也只是剛好而已。

社群媒體的另一個特性是訊息量大、回饋快速,一張吸引人的照片或影片可以在瞬間得到大量的「讚」和轉推「分享」,反之則會消失在演算法的洪流裡。這樣簡單量化的特性大幅簡化了社會評價的回饋機制,得到一萬個讚的人比得到九千個讚的人更討人喜歡、得到更多認可,但是如果我只有九千個讚,等於我比一萬個讚的人差了10%。

▲▼年夜飯。(圖/pixabay)

▲當家長暗示孩子在各方面都比他人優異,孩子承受較大壓力與較高的社會期待,也容易出現冒牌者經驗。(示意圖/取自pixabay)

冒牌者經驗的高風險族群
布拉夫塔(Bravata)等人分析過去六十二份學術研究的報告發現:冒牌者經驗可能發生在所有年齡、性別、族群身上。根據瓦萊麗.楊(Valerie Young)的研究,有些族群是冒牌者經驗的高風險族群:

•團體中的少數
例如男性主導領域中的女性、資深團隊中的少數資淺成員、少數族裔,因為傾向給自己較高壓力(像是「如果我失敗了,等於承認年輕人終究是年輕人」),再加上身為少數、缺乏榜樣,較容易有「我為什麼會在這裡」的冒牌者經驗。

家庭背景
以下幾種類型的家庭背景較易造成冒牌者經驗:

1.有高成就的家長或手足。

2.家長暗示孩子在各方面都比他人優異,孩子承受較大壓力與較高的社會期待。

3.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缺席、施暴或精神虐待、管教過於嚴格,或孩子成長過程中常暴露於恐懼、衝突、高壓環境、需要取悅他人時,孩子因為缺乏精神與情感支持,容易導致低自尊、自我懷疑的冒牌者經驗。

•學生和社會新鮮人
學生和社會新鮮人因為還在職涯摸索階段,社會資源較少、必須常接觸陌生環境、接收「你現在什麼都還不是」的社會暗示,加上必須證明自己可以在該環境中生存的壓力,容易覺得別人都比較厲害。

•工作環境
1.學術領域(研究員、教授)或創意產業的人(如廣告公司、企劃部門、圖文創作者)因為競爭激烈、有明顯的比較基準(如得到的研究經費金額),加上天分通常被認為是在這些領域中成功的重要因素(想想看跟愛因斯坦當同事的感覺),這些領域中的工作者較容易有冒牌者經驗。

2.自雇者、獨立工作者或遠距工作者,因為跟他人實際接觸的機會不多,相對直接取得正面回饋的機會也有限,因此較容易有冒牌者經驗。

3.某些企業文化也會助長冒牌者經驗,例如強調競爭、弱肉強食、狼性的文化,容易會讓工作者覺得自己不夠聰明、不夠好、不如別人。

•生涯或職涯早期就取得成就的人
因為外顯因素(如學術上優異表現、具有某種特殊才能),這類人容易被稱為「天才」,他人的誇獎容易轉為「你會成功是因為你本來就很聰明/天生就有某種能力,跟你的努力或付出沒有關係」的社會暗示。加上隨著競爭程度增加,例如在國中被視為天才的人,進入一流高中之後發現人外有人,容易增加挫折與冒牌者經驗。

▲▼。(圖/方舟文化提供)

本文摘自《不假裝,也能閃閃發光:停止自我否定、治癒內在脆弱,擁抱成就和讚美的幸福配方》/張瀞仁/方舟文化出版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