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30年遭遇急診癱瘓、醫護出走 賴總統恩師嘆:分級醫療沒做好

▲▼「健保30永續研討會」希望透過專家學者凝聚共識,提出可行的健保改革方案。(圖/記者洪巧藍攝)

▲「健保30永續研討會」希望透過專家學者凝聚共識,提出可行的健保改革方案。(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全民健保開辦30年,讓國人可以獲得醫療保障。賴清德總統恩師、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陳志鴻今(22)日表示,現在醫療雖有高滿意度,但是分級醫療沒做好,使得醫學中心急診癱瘓、人員離開。前監委、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認為,健保永續需要政治意志與決心,喊話賴總統,既然躬逢健保30年,這樣的機會比任何人都好,應該要為未來永續30年的里程留下歷史腳印。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TSEF)、台灣研究基金會、台灣健康保險學會(THIA)與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連續兩日舉辦「健保30永續研討會」。陳志鴻今日致詞時回想,實施全民健保最開始是有延續公保的轉診制度,但台大、成大、長庚等醫學中心院長聯名反對分級醫療與轉診制度,因為相關壓力導致制度取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志鴻直言,民眾此後可自由就醫,相當方便,也創造醫療的高滿意度,但這也造成分級醫療沒做好,患者集中到醫學中心、急診壅塞癱瘓,醫療人員離開等。如果當年堅持分級醫療轉診制度,可能就有不同面貌,現在也只能「穿著西裝改西裝」。

「健保是台灣另一座護國神山」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指出,是否能持續下去,重點在於人才、人力。他點出台灣目前面臨「人口老化、出生率低」的雙刀流,在人口結構影響醫療的情況下,人力短缺是一定,分布又不平均,加上醫療成長需要使用新藥新科技很昂貴等,整體就會很慘。

吳明賢提到,日前藝人大S在日本過世,有網友批評日本醫療照護差,還是台灣的健保好。其實日本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是所有高齡化國家中,疾病防治、醫療資源分配、健康管理的典範。

▲▼「健保30永續研討會」希望透過專家學者凝聚共識,提出可行的健保改革方案。(圖/記者洪巧藍攝)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在「健保30永續研討會」談醫療體系、分級醫療。(圖/記者洪巧藍攝)

至於日本是如何實施分級醫療,吳明賢說,他們醫療機構只分成3類,病床超過20床者為「病院」,病床數低於20床者則是「診所」,另獨立出「齒科」。

「網路上說日本不能自由就醫,這是錯的!」吳明賢解釋,日本和台灣一樣,只要有健保卡就可以自由選擇就醫,可以直接到東京大學附設醫院看病,但是就要付一筆「擇院費」,如果要選擇醫院住院,也必須支付「選定療養費」。

吳明賢說,這樣的制度讓日本民眾奉行「就近診療」原則,當診所認為疾病無法處置就會寫「介紹信」讓患者到病院治療,且多年下來日本的醫師更喜歡去偏遠地區行醫,因為收入反而更多。

吳明賢強調,分級醫療的目的是要讓醫療體系可以永續,最重要的就是提升慢病照護品質、深化急重難醫療量能。他指出,社會高齡化及新醫療科技導致醫療花費成長,健保總額制卻以最少的錢要求做最多的事,這不符合人性;大醫院要照顧急診、重症、難病,但給付偏低,只能靠門診、業外和自費收入維持。

吳明賢更舉例近期Netflix熱門醫療韓劇「外傷重症中心」,裡面就提到醫院最賺錢部門第一名是殯儀館、第二名是停車場、第三名是餐廳,最虧損的部門是外傷重症中心,重症不賺錢和非醫療部門賺錢和台灣情況十分相似。他建議應該要提高急重難症的醫療給付,而不是雨露均霑大家一起提高。

黃煌雄結語時特別向總統賴清德喊話,健保要永續,領導者展現出堅定政治意志與決心進行改革,就像30年前政府推動健保遭遇困難時也是努力克服,「作為醫師出身的總統,躬逢健保30週年,這樣的機會比任何人都好。」他呼籲賴清德把握機會,為健保永續邁向下一個30年的里程碑上留下重要的歷史腳印。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