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進入高齡化社會,失智症患者越來越多。(圖/視覺中國)
記者閔文昱/綜合報導
在台灣,65歲以上老人中約每13人就有一名失智患者,有輕微認知障礙者佔總人口的17.99%,預防失智症發生已經成為重要課題。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每周只需進行約35分鐘的中等到高強度運動,即可讓中老年人的失智風險降低41%。
根據《新華社》報導,這項研究發表於《美國醫學主任協會雜誌》,研究團隊利用英國一項大型長期調查的數據,分析了近9萬名成年人的運動習慣與失智症發作風險的關聯。這些參與者年齡多在50歲以上,於2013年至2015年間佩戴運動手環記錄運動時間,研究在隨後平均4.4年的追蹤期間,發現735名參與者被診斷出失智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結果顯示,日常運動時間越長,失智症風險降低幅度越大。與完全不運動者相比,每周運動35至70分鐘可使失智症風險降低60%,而每周運動70至140分鐘則可降低63%,超過140分鐘則可降低69%。
研究人員強調,即使每天只運動5分鐘,也能顯著降低失智症風險。以阿茲海默症為代表的失智症是老年人生活品質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尚無有效療法。先前醫學界已提出健康生活方式有助於預防失智症,但此次研究具體量化了所需運動量,顯示即便少量運動也能帶來顯著效果。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