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長庚整形外科醫師藍靖宇說明斷肢搶救。(圖/記者洪巧藍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41歲的潛水教練吳先生在去年8月一場潛水活動,被船艇的螺旋槳截斷了左小腿,他機警在水中使用潛水設備的橡膠管綁住肢端止血,後續被送往基隆長庚醫院,醫療團隊展開12小時的手術終於順利植回,經過三個月復健終於恢復行走。醫師提醒,如果不幸遭遇斷肢意外,有3大搶救重點,一定要減少出血、保存肢體,把握黃金6小時時間儘速送醫進行接回。
▲潛水教練吳先生成功接回斷肢,基隆長庚整形外科醫師藍靖宇說明。(圖/記者洪巧藍攝)
吳先生今天出席長庚醫院記者會分享經驗,他回想當時是和學員在潛水活動中遭遇暗流,被捲到船隻附近,為避免學生遇險,他趕緊將學生下壓,卻不幸讓自己的左小腿遭船艇的螺旋槳截斷。吳先生在受傷的當下,可以在水面下聽到血流如注的聲音,一心只想趕緊把出血抑止,緊急情況下使用潛水設備的備用二級頭管線將綁住腿部,得以達到初步止血。
收治個案的基隆長庚整形外科醫師藍靖宇說,因為吳先生自救措施減少出血,才能維持意識,讓他得以奮力游回岸上,獲得救援,沒有因為大量出血導致在水裡休克。
案件發生是下午1點,吳先生被送往基隆長庚已經是1小時之後的事情,其教練友人依照吳先生的記憶在水中尋獲斷肢,約末晚半小時送抵醫院,所有前置準備完成展開手術已經是下午4點,經過麻醉科、骨科、整外等接力,整整12小時手術才順利植回。
▲基隆長庚整形外科醫師藍靖宇說明斷肢搶救。(圖/記者洪巧藍攝)
藍靖宇特別提到,如果肢體因創傷截肢該怎麼辦?第一是「控制傷害」要減少出血,不管是傷者自己或者是旁邊的目擊者,可以找乾淨衣物去加壓,最好是從肢端直接加壓止血。舉例來說,若截斷點在手腕時,就直接從手腕斷口包覆加壓,而不要從上臂加壓控制出血,這可能造成中間段出現缺血狀況,影響後續肢體功能復原。
第二則是「保存肢體」,將肢體放入乾淨塑膠袋,並袋外以冰水冷浴;並不建議以冰塊接觸肢體,以避免出現凍傷狀況。最後則是「儘速送醫」,藍靖宇說,斷肢修復有黃金時間,希望斷掉肢體缺血狀態不要超過4~6小時,缺血時間越長,給肌肉組織損害增加,接回來可能會有後遺症或者功能恢復不理想等狀況。
藍靖宇也提醒,斷肢接回後,另一重點則是復健,即便手術很成功,但若因為怕痛等沒有復健,也可能無法恢復功能。以吳先生狀況,他是非常積極配合復健,術後12周重植小腿及腳掌血循良好,感覺神經已由近端恢復至腳掌前側,腳踝可輕微彎曲,腳趾可伸展及彎曲;術後4個月腳掌感覺持續恢復,可單腳支撐身體重量,走路平穩順暢。
吳先生說,自己發生意外時,只想著以後就算接義肢也要繼續潛水,這次撿回一條命之外,基隆長庚醫院團隊在進行接合修補與重建時更有考慮到他的職業,有現在的恢復成果,讓他對未來又充滿希望。藍靖宇表示,後續還會有階段性的手術,進一步加強阿基里斯腱接回的強度,讓吳先生可以繼續潛水生涯。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