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時代,孩童近視率大增。(圖/記者趙于婷攝,下同)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台灣兒童近視率高,過去幾年受到新冠疫情衝擊,大量的螢幕學習、遠距教學,倍數增加近距離用眼時間,也讓學童視力不良率失速暴增。對此,醫師指出,近視控制一定要及早,黃金期落在3歲~18歲,可透過增加戶外運動、散瞳劑、塑形片、近視控制日拋或兒童視力管理鏡片來控制。
開業眼科醫師梁智凱表示,2020〜2022年疫情期間,大量螢幕學習、教學,倍數增加了近距離用眼時間,加上學童缺乏戶外活動,更讓2012到2019年連續8年已下降的小學生視力不良率(即一眼0.9以下),從2020年開始停降彈升,讓國小學童近視率失速暴增,在111學年度持續上升突破45%,國中生的視力不良率則是為73.16%,高中生用眼更甚,統計已經突破8成大關,來到81.61%。
針對近視防治,眼科醫師賴紫庭分享,近視控制的黃金關鍵期落在3歲~18歲,臨床門診觀察,大部分家長主要依靠散瞳劑做近視控制,也常常覺得戴眼鏡會造成近視增加,但現在隨著醫學進步,近視控制眼鏡除了能幫助小朋友看得清楚以外,也有助控制近視。
▲醫師呼籲,近視控制要及早,黃金期落在3歲~18歲。
過去認為近視只是一種屈光不正的光學狀況,但近年國際上已普遍認定近視是一種疾病。眼科醫師陳夢柔也提到,近視已造成眼軸拉長變形、眼球組織變薄,即使完成近視雷射矯正,基於眼軸、眼球組織改變後的不可回復性,雙眼病變的風險依然如影隨形,近視帶來的潛在疾病風險是無法透過雷射矯正而排除的。
根據國外研究,近視超過500度的人,日後青光眼、白內障的提早發生率分別是一般民眾的3倍、5.5倍,700度以上的人罹患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的機率,更是分別足足⾼出44倍、127倍。梁智凱也提醒,每年至少要做一次眼科精密檢查,尤其是近視高風險族群,一定要定期檢查,確保眼睛健康。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