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心理求助「平均等1.5個月」 協會理事長籲:教育部要投入資源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響應10月10日世界心理健康日,舉辦「心理健康為普世人權2023台灣行動」記者會。(圖/記者張乃文攝)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響應10月10日世界心理健康日,舉辦「心理健康為普世人權2023台灣行動」記者會。(圖/記者張乃文攝)

記者張乃文/台北報導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響應10月10日世界心理健康日,於台大公共衛生學院舉辦「心理健康為普世人權2023台灣行動」記者會。理事長呂淑貞提到,心理健康永遠不能來不及,以校園而言,學生有求助需求,平均等待期達到1個半月、北市更達到3個月,在心理健康資源上,學校是相當重要的場域;也呼籲教育部能投入資源、協助促進。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響應10月10日世界心理健康日,於台大公共衛生學院舉辦「心理健康為普世人權2023台灣行動」記者會,邀請民間團體台灣心理健康聯盟等37個團體代表參與。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呂淑貞表示,兒童、青少年的自殺率有提升趨勢,因此各方面的心理需求都需往前推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呂淑貞以校園為例,根據統計,學生若有求助需求,平均要等待1個半月、北市更可能需要達到3個月。但有些心理問題已經無法等待,生理疼痛或許可透過醫院急診直接處理,但心理緊急處置尚在努力。

呂淑貞說,過去也曾有學生半夜求助,但因為無法及時處理,隔天個案也已在醫院急診。理事長認為,在小學、國中會重視口腔、視力等各方保健,但常忘了心理健康,「它是隱形的、看不到的。」如何排解心理的不適,學校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呂淑貞呼籲,世界心理健康聯盟曾說「心理健康永遠不能來不及」,對於心理健康的投資「投入1塊、成效是22塊」,這項投資是值得的,若現在不做,未來要花的時間和心力也會更多。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