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飆高溫!專家提醒「吃4類藥物」熱傷害風險增

藥物,藥品,藥盒,切藥器,藥罐。(圖/達志影像/示意圖)

▲醫師提醒,有服用特定藥物者,要特別小心熱傷害。(圖/達志影像/示意圖)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立秋要當心「秋老虎」,近期氣溫有飆破35度的高溫情況,仍有熱傷害發生風險。國健署提醒,尤其有在服用特定藥物,包括「利尿劑、抗精神病藥劑、抗組織胺、抗乙醯膽鹼」等,恐增加熱傷害發生機會。

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職業及環境醫學部主治醫師郭浩然指出,「秋老虎」比喻立秋後仍然炎熱的天氣,在高氣溫、高濕度的環境下,當汗水無法順利排出體外,或體內缺水而導致排汗散熱不足,會讓體感溫度隨著上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郭浩然說,「利尿劑、抗精神病藥劑、抗組織胺、抗乙醯膽鹼」等藥物,會引起血管收縮,抑制排汗,降低散熱的功能,進而增加熱傷害發生的機會,有在服用上述藥物者,在高溫天熱中,一定要特別小心預防熱傷害。

郭浩然提醒,日常要穿著寬鬆、涼爽的淺色衣服,儘可能待在通風涼爽的室內或有空調設備的公共場所,也要記得定時定量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也避免瞬間大量補充水分或冰水,且不以酒精及含糖飲料取代,不過經醫囑須限制飲水量者,應遵循醫師的建議飲水。

另外,也要留意中央氣象署所發布的氣象高溫警訊,儘量避免在上午10時至下午2時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及注意防曬措施。隨時留意自己身體狀況,如出現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務必迅速設法保持涼爽降低體溫、飲用加少許鹽的冷開水(不是冰水)或電解質飲料。

正在服用藥物者,也要遵守醫師的指示,不要隨便停止用藥。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秋天出現的高溫也可能會發生熱傷害,應避免暴露在高溫高濕的環境,若體溫持續上升,應立即就醫尋求專業協助。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