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有2種!症狀不同一樣危險 醫:有徵候不要忍耐速就醫

▲王惠生醫師呼籲,無論是急性還是慢性冠心病,都「不要忍耐」,一旦發覺自己不舒服,就應立刻就醫。(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下同)

▲王惠生醫師呼籲,無論是急性還是慢性冠心病,都「不要忍耐」,一旦發覺自己不舒服,就應立刻就醫。(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日前舉辦「慈濟365.健康又幸福」系列講座「心臟病大解密」,由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惠生和中醫內科主任林經偉,分享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症狀和治療方式、中醫護心方法,並為民眾貼耳豆、與民眾一起「談心」。王惠生醫師表示,藉由衛教講座宣導,期望能夠提高民眾預防冠心病的健康識能,戒菸、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並在身體感到不適時,及時把握叫救護車的時機。

冠狀動脈血管變狹窄後,會減少心臟肌肉所需的血液供應與氧氣,若狹窄情形是穩定、慢慢發生,稱為「慢性冠心病」或「慢性缺血性心臟病」;若血管壁內的斑塊破裂,裡面雜質和血液接觸發生凝血反應形成血栓,瞬間把血流完全堵住,就會形成「急性冠心病」,嚴重則為急性心肌梗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惠生醫師呼籲,無論是急性還是慢性冠心病,都「不要忍耐」,一旦發覺自己不舒服,就應立刻就醫。(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下同)

▲林經偉主任說明中醫講究「心之華在面」,因此中醫師經常會從望診面部來推敲心的機能好壞。

心臟內科王惠生醫師指出,典型的急性冠心病症狀包含突發的劇烈胸口疼痛、急喘、冒冷汗、心律不整等;但有部分民眾是非典型的「沉默梗塞」,例如周邊神經較不敏感的糖尿病患者,或是女性、退伍軍人等,相較之下症狀可能並不劇烈,潛藏隱患卻同樣危險。而典型的慢性冠心病症狀包括悶痛及胸口的壓迫感,但王醫師表示,有些人會出現非典型的肩胛骨疼痛、牙齦和下巴痠麻等「轉移痛」,且只在活動後產生症狀,又因症狀較難聯想到心臟相關疾病,所以常常被忽略。

一名六十六歲男性因劇烈胸口疼痛及呼吸喘,做了心電圖發現竟是急性冠心症,立刻乘坐救護車至花蓮慈院就醫,從入院後心臟內科醫師接手做心導管治療,到打通血管,過程僅花費29分鐘,後續患者住院三日即康復出院。王惠生醫師表示,花蓮地區的救護車上都配備心電圖,且24小時連線有心臟科醫師值班的群組,能夠將數據即時上傳由醫師判讀,到院後就能立刻處置,掌握黃金治療時間。王醫師也呼籲民眾,無論是急性還是慢性冠心病,最重要的都是「不要忍耐」,一旦發覺自己不舒服,就應立刻就醫,以免耽誤黃金治療時間。

▲王惠生醫師呼籲,無論是急性還是慢性冠心病,都「不要忍耐」,一旦發覺自己不舒服,就應立刻就醫。(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下同)

▲王惠生醫師致贈民眾「寬心養氣飲」。

中醫內科林經偉主任以中醫學理論的角度,說明「心」屬於五行中的火,有「主血脈」的功能,即西醫理論中的心血管循環系統,負責將氧氣和所需營養物質從心臟帶往身體的每個角落。中醫講究「心之華在面」,也因此中醫師經常會從望診面部來推敲心的機能好壞,如面色黯沉,可能代表身體氣血循環不暢與缺氧;面色蒼白無血色,可能是心氣不足或貧血;另外,由於心的經脈終點在小指末梢,也可以透過觀察小指末梢是否有瘀青暗沉,判斷心機能狀況。

林經偉主任表示,中醫學稱心悸是「驚悸、怔忡」,指患者自覺心中急劇跳動、胸中不適,除了情緒激動、驚恐、勞累容易誘發,菸、酒、特定藥物也會引發心悸。對於菸害,王惠生醫師特別強調戒菸的重要性,表示自己一位患者,因長年吸菸、菸齡達十年,年僅23歲即罹患冠心病。王醫師指出,抽菸的病人因血管內皮不穩定,易影響血壓的控制,造成血管內皮損傷,而內皮的損傷會產生血栓,使突發性心肌梗塞的機率上升,增加風險。

▲王惠生醫師呼籲,無論是急性還是慢性冠心病,都「不要忍耐」,一旦發覺自己不舒服,就應立刻就醫。(圖/慈濟醫學中心提供,下同)

▲林經偉主任為民眾貼上耳豆貼,祝福大家都能護心養心,健康安心。

健康講座不僅有中西醫進行心臟病大解密,還贈送每位參與民眾一包寬心氧氣飲,林經偉主任也特別為民眾貼上耳豆貼,祝福大家都能護心、養心,健康安心。「慈醫365‧健康又幸福」系列講座預計每季舉辦一場,邀請花蓮慈院各專科醫師分享健康資訊。

花蓮慈濟醫院YouTube官方頻道也會定期分享衛教影片,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訂閱,或私訊花蓮慈院FB粉絲專頁期望的演講主題。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