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女睡到半夜「手被麻醒」!滑鼠手3症狀小心 抓東西沒力注意了

▲手腕,滑鼠手,腕隧道症候群。(圖/記者謝承恩攝)

▲醫師說明,腕隧道症候群有年輕化趨勢。(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張乃文/台北報導

腕隧道症候群俗稱「滑鼠手」,好發於長時間腕部活動的職業,包括上班族、司機或餐飲業等。不過醫師指出,近來患者有年輕化趨勢,有30歲的患者因為平時是3C重度使用者,平時上班使用手機、筆電外,也喜歡打手遊紓壓,因為連續幾天半夜出現手指麻木,甚至被痛醒,檢查發現是腕隧道症候群。

一名30歲上班族因為平時手機、筆電不離身,且下班喜歡打手遊,但某幾天睡到半夜時,突然被手指傳來的麻木、疼痛感驚醒,抓握東西時,手掌也傳來陣陣刺痛感,才察覺有異而就醫;經醫師診斷,確定罹患腕隧道症候群。另外,疼痛科醫師溫永銳也提到,近年腕隧道症候群或因姿勢不正確導致身體麻疼的患者有年輕化趨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溫永銳指出,診間最小年紀的患者是國高中生,因為晚上熬夜不睡覺打電動,且是在床上偷偷摸摸的情況,久了就從脖子開始不適影響至椎間盤等,壓迫神經,同樣會出現手痛、手麻,與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難區別。

▲▼台灣針對腕隧道症候群研發疼痛舒緩系統裝置。(圖/記者張乃文攝)

▲台灣針對腕隧道症候群研發疼痛舒緩系統裝置。(圖/記者張乃文攝)

溫永銳說明,過往腕隧道症候群好發於40至50歲,又以女性發病機率較高,但近年臨床患者多為3C重度使用者或電腦族群,呼籲民眾一旦出現手部刺麻、疼痛感,或是抓握東西無法使力,應儘速就醫檢查,避免罹患腕隧道症候群不自知,嚴重還可能導致肌肉萎縮,需接受手術治療。另外,也建議高風險族群平日可配戴護腕保護關節,多按摩手部改善血液循環,並減少工作量多休息。

溫永銳也說,近日台灣研發出「+RF超高脈衝射頻」,針對感覺神經進行痛覺訊號阻斷,臨床實驗58位患者,將刺激器貼於病變手腕上治療15分鐘後的測試結果,疼痛減輕之餘,且依病人症狀,效果最長可達14天,有別於傳統低頻電刺激,只有數小時止痛效果,能減少止痛藥物攝取,避免成癮等副作用,提供患者新選擇。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