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食慾不佳是膽道癌初期常見徵兆。(圖/翻攝免費圖庫PAKUTASO)
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港星沈殿霞在2008年因病過世,而她罹患的正是多數人不太熟悉的「膽道癌」。醫師指出,膽道癌和胰臟癌一樣早期症狀不明顯,6~7成患者確診時已晚期,且該疾病治療棘手,致命率高。醫師也提醒,「消化不良、腹部疼痛、食慾不佳、體重下降」是常見初期徵兆,若出現黃疸、全身搔癢、尿液變深或糞便變淺等明顯症狀,可能都已晚期。
膽道癌(膽管癌)對國人而言相對陌生,但並非罕見癌症,包括港星沈殿霞、和信二代辜啟允、五連霸女市議員柯玟伶等知名公眾人物皆因膽道癌驟逝。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指出,國人對胰臟癌已耳熟能詳,但同樣是早期難發現、具有高死亡率的膽道癌卻鮮為人知,過去診斷上也常被界定是肝癌,由於膽道癌治療進展慢,治療選項少,無法手術治療的病友,在過去10多年來只能化療以及局部輔以放療。
賴基銘說,國人對膽道癌的認識有限,臨床發現很多人即便出現「消化不良、腹部疼痛、食慾不佳、體重下降」等症狀,也不太會聯想到癌症的可能,多數病友往往等到出現「黃疸、全身搔癢、尿液變深或糞便變淺」等明顯症狀才就醫檢查,因此高達6~7成病友確診時已是晚期。
在治療上,手術切除病灶是治療膽道癌最有效的方法,但僅有不到3成病友可以手術治療,術後也容易復發,平均5年存活率僅10%~30%左右。不過近年免疫療法已成為癌症治療新趨勢,今年衛福部也已核准用於膽道癌治療,不論是單獨治療或是合併其他治療策略,臨床應用上都有不錯的成果。
義大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副院長饒坤銘教授表示,免疫療法的治療原理是破壞癌細胞欺騙人體免疫系統的機制,讓病友自身的免疫細胞可以重新辨識並消滅癌細胞,根據臨床數據顯示,免疫療法合併化療有助降低病友死亡風險,3成病友不僅腫瘤縮小,整體存活期更超過1年,更有2成5以上病友存活期大於2年,建議有相關問題的民眾都可和醫師討論評估。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