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點名:出現「7徵兆」小心癌王! 腹痛恐是腫瘤塞住了

上廁所,便祕,便秘,尿尿,馬桶,脫褲子。(示意圖/記者林緯平攝)

▲大腸癌除了定期檢查,若出現7種症狀,醫師建議要盡快到醫院檢查。(示意圖/記者林緯平攝)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衛福部國健署日前公布109年國人癌症登記資料分析結果,十大癌症發生人數首位仍是大腸癌,且不少名人因罹患大腸癌病逝。醫師指出,大腸癌可怕之處在於無論性別、年齡,都可能罹患;不過,早期發現、提早治療可提高存活率,因此醫師提供7種在家就能自我判斷的方式,讓更多人對自己的身體狀態更熟悉。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在臉書提到,許多名人不幸因為大腸癌病逝,而這項癌症的可怕之處在於難預防,因為不分年齡、性別都可能發生。醫師說,大腸癌必須提早發覺、提早治療,才能提高存活率,因此除了定期的腸鏡檢查外,其實有7個徵兆也可初步自我辨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大腸瘜肉變成腫瘤,使得大腸的管徑被塞住,造成腸胃道食物回堵後,陳威佑提醒,可能產生以下症狀:

1.腹部疼痛、腫脹或痙攣
2.食慾不振、易嘔吐
3.變瘦、營養不良
4.體虛乏力

若是大腸中後端的堵塞,則會明顯影響排便:

5.糞便可能會變成細條狀
6.在糞便裡面會看到潛血
7.便祕導致排便疼痛及呈現黑褐色大便

▲腹痛,肚子痛,胃痛,。(圖/記者李毓康攝)

▲醫師表示,大腸腫瘤若使大腸管徑被塞住,造成腸胃道食物回堵後,可能會出現腹部疼痛或腫脹。(示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另外,陳威佑提醒,具有高風險的族群更要特別留意,如:多肉少菜的飲食習慣、肥胖、家族史、超過50歲、缺乏體力活動、吸菸和中度至重度飲酒者,務必要留心腸道出現異常的警訊。

陳威佑也強調,儘管治療大腸癌的技術日益進步,但若腫瘤的位置太深處,沒有做糞便潛血或大腸鏡檢查,症狀會較不明顯,等到晚期才發現的時候便會增加治癒的難度。醫師建議,高風險族群定期做大腸鏡檢查,發現腸道瘜肉就立刻切除,一般民眾亦需要留意身體的變化,若有相關腸胃道不適、特別是排便狀態的異常要盡早就醫。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