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掉炸物麵皮=去掉油脂? 營養師曝背後真相

▲▼垃圾食物,暴飲暴食,炸雞薯條可樂。(圖/翻攝unsplash,pexels)

▲剝掉麵衣並不代表,完全將油脂去除。(示意圖/翻攝unsplash,pexels)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想吃炸物又怕吃進過多熱量,不少民眾會選擇將麵衣剝掉,認為這樣做可以「去油」,不過,營養師曾依田指出,剝麵衣並不等於將油脂完全去除,因為在油炸過程中,油脂就已滲透食材中,其中又以天婦羅常裹的粉漿吸油率最高,高達15~25%。

營養師曾依田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有不少人吃雞排的時候,都會認為油全都在麵衣上,只剝掉麵衣後再吃就能完全去除油脂、撕掉罪惡,如此一來,可能會讓你掉入炸物陷阱,因為不是只有麵衣會吸油,食材中的水分經過油炸後,也會被油脂取代,所以就算剝掉外層的麵衣,也只去掉一部分油脂,無法去除已經滲透進食材中的油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她進一步指出,油炸的方式也會影響吸油率,依照食材依附的物質,將油炸方式分為4種,吸油率也不同。

▲剝掉炸物麵皮=去掉油脂? 營養師曝背後真相。(圖/截取自營養食事Ms.E10-營養師依田) ▲剝掉炸物麵皮=去掉油脂? 營養師曝背後真相。(圖/截取自營養食事Ms.E10-營養師依田)

▲(圖/截取自營養食事Ms.E10-營養師依田

●不裹粉
吸油率3~8%,任何東西都不沾,直接將食材油炸,常出現在料理步驟中,像是台菜的料理手法「過油」,而食物的部分包含炸蛋酥、茄子等。

●炸粉
吸油率6~8%,在食材表面灑上麵粉、太白粉或澱粉後油炸,表皮呈現硬脆口感,例如日式唐揚炸雞、鹹酥雞等。

●麵包粉
吸油率較高,有10~20%,在食材表面沾上麵包粉後油炸,是日式洋食中常見的料理手法,例如炸蝦、炸豬排、可樂餅、咖哩麵包等。

●粉漿
吸油率最高,有15~25%,在食材外層沾附帶有水分的麵衣後下鍋油炸,是不論中菜、西菜、和食,都會出現的料理方式,例如宜蘭卜肉、英式炸魚、天婦羅等。
不過人難免還是會有想吃炸物的時候,曾依田便推薦適合搭配食用或飲用的食物和飲料。

●海帶芽、蘋果:含豐富水溶性膳食纖維,可抑制油脂吸收。

●淺焙咖啡:淺焙咖啡可保留較多綠原酸,可幫助抗氧化、抗發炎,對脂肪代謝有一定幫助。

●綠茶、普洱茶:茶多酚可以增加脂肪氧化、減少脂肪吸收。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