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聲室效應」很危險!不想承認自己有錯 朋友消息也可能充滿偏見

▲▼ 從「辦公桌」看職場個性。(圖/Unsplash)

▲當一個人進入到「迴聲室效應」的狀態後,很難再聽進別人的任何意見。(示意圖/取自Unsplash,下同)

文/佐佐木俊尚 譯/林巍翰

「迴聲室效應」很危險,甚至使人際關係出現裂痕

認識「迴聲室效應」的恐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迴聲室效應」是另一種由社群網站所引發的斷裂。「迴聲室」是一種特殊的實驗室,由於這個空間裡的聲音無法被牆壁吸收,所以會一直飄盪在該空間裡。這就像是當持有相同信念或思考方式的一群人待在同一個空間時,會藉由互相唱和「沒錯,就是這樣」,來加深自己對單一信念的認同度。

根據研究顯示,當一個人進入到「迴聲室效應」的狀態後,將很難再聽進別人的任何意見。就算其他人願意把與其信念相左的文章或影片介紹給他們,也只會讓這群人抓緊原本自己就已深信不疑的想法而已。究其原因在於,一個人要去否定自己原本所相信的事情並非易事。

因為這會讓自己產生一種被全盤否定的感覺,並且使截至目前所付出的心血都打了水漂—這些想法將會轉化為一種不安的心情,在腦海中揮之不去。因此,哪怕是心中有微弱的聲音說:「有可能是自己錯了也不一定……」但由於對自我認同崩壞的恐懼,許多人還是會緊抓著「錯誤的信念」不放。

生活裡到處可見「沉沒成本」的詛咒

這種「不想承認其實是自己有錯」的現象,在經濟相關的用語中稱為「沉沒成本」(Sunk Cost)。舉例來說,假設一個耗資千億的巨大水庫建設開始動工了。然而在工程進行中,人們逐漸發現該水庫對於工業用水的供應並起不到什麼實際作用,因此建設計畫面臨被迫中止的命運。

如果工程停止,已經投入的二百億元就等於白白浪費了。於是有人表示:「停止建設也未免太可惜了吧,還是按照預定完成這個水庫比較好。」但仔細想想,為了不浪費這已經投入的二百億元,就必須把剩餘的八百億元也投下去才行。可是在水庫能提供的效益有限的情況下,就連這八百億元的建設費用,日後恐怕也很難回收。明明花出去的二百億元既已無法收回;在此之上繼續投入經費,只會擴大沒有意義的無謂支出。然而人的心理就是容易執著於「沉沒成本」這件事上。

▲▼「5個技巧」教你和人舒服聊天。(圖/Unsplash)

▲若交友圈中,偏向某種價值觀的人過多的話,可能會接收到帶有偏見的訊息。

「沉沒成本」對人類的束縛,可見於生活的方方面面。

明明是自己已經沒在穿的衣服、沒在用的包包,只因為覺得「當初花了好多錢買的呢,處理掉實在太浪費了」,就將其通通塞在衣櫃裡,徒占空間。已經花出去的錢是不會再回到你手上的,所以面對不會再穿的衣服時,丟掉或在網上賣掉,是比較合適的處置方法。當然筆者也知道,「知易行難」啊!

當某個人緊抓著有問題的信念不放,投入大量的時間來閱讀陰謀論相關的文章時,身邊的朋友往往也在和他漸行漸遠,人際關係因此出現裂痕。如果此時要這個人拋棄陰謀論,那麼先前他為此所付出的時間似乎就白費了。於是他寧可失去友誼仍選擇堅持己見—但如此一來,他將失去更多東西。前面這個例子,也是一種「沉沒成本」的詛咒。

「從朋友那聽來的資訊」也可能充滿偏見

讓自己深陷在前面提到的例子裡,是相當令人惋惜且不智的事情。支持陰謀論的人,不論政治立場屬於左派或右派,都只會堅信「只有自己才真正了解,這個世界另外一面的真相」,而無法聽見來自「迴聲室」之外的聲音。他們只會用「我看你是韓國人吧」或「你是不是有收政府的錢啊」之類的言語,來攻擊其他人。

雖然筆者對於不同陰謀論的支持者們會相互攻擊這件事,完全是隔岸觀火,但我希望本書的讀者們,不要參與到這種毫無意義的躲避球賽中。我們要做的是離開躲避球賽場,用冷靜、客觀的視角,以平心靜氣的態度來吸收多元資訊。但這裡要請大家注意,上一段我提到的資訊處理方式,不太適用於「以人際關係為基礎的社群網站」。

因為如果你在社群網站裡的朋友大多對執政黨持批判立場的話,你就容易接觸到批評政府的訊息;若是相反的狀況,「支持政府的訊息」就會自動送上門。就算你的朋友中沒有熱衷於政治的人,也不能因此而掉以輕心。雖然我對每個人都有自己認同的意識形態這件事沒有持否定態度,但大家應該要知道,如果交友圈中偏向某種價值觀的人過多的話,你就可能會接收到帶有偏見的「來自朋友的訊息」。

▲▼             。(圖/方舟文化提供)

本文摘自《智慧型手機知識碎片化時代的「閱讀力」最新技術大全:把現代病「無法集中」轉為個人智能,「輸入」與「輸出」最大化!》/佐佐木俊尚/ 方舟文化出版


►出國好咖!頂級行李箱 「防盜、耐摔」 一組兩件免4千

►大罐抗菌洗衣精!添加茶樹油有效洗去塵蟎,4罐只要$399!

►要玩也要有體力~維他命B群發泡錠 一錠補足整天活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