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肝癌劇毒是它!易汙染4類食物「白飯也中了」 發霉切掉沒用

潮健康

潮健康 潮健康

集結最新科普知識與健康潮流的新媒體平台。潮流,是種態度。維持健康的觀念永遠不會過時。潮健康為華人都會男女打造一個擁抱潮流、享受健康的全新「視」界。時刻追蹤《潮健康》,開啟通向健康幸福的時尚生活。

▲▼全球暖化導致白米營養流失。(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穀物、白米玉米若保存不當,容易滋生黃麴毒素。(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圖、文/潮健康

肝癌為十大癌症死亡率第2位,飲食中可能也潛藏傷害肝臟、誘發癌變的毒素地雷?光田綜合醫院大甲院區廖祐妊營養師接受專訪表示,平時民眾常吃的米飯、豆類、花生、堅果類或中藥材,如果保存不當都容易滋生黴菌產生「黃麴毒素」,引發肝臟中毒、肝臟發炎,並且有增加致癌的可能性,加上台灣氣候潮溼,食物保存應格外謹慎。

▲▼黃麴毒素是肝癌元兇! 白飯吃錯也危險? 5徵兆判別食物安全。(圖/潮健康授權提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麴毒素與肝癌有關? 哪些食物最易滋生?

廖祐妊營養師說明,黃麴毒素是一種黴菌毒素,是真菌代謝後的產物,具有明確的肝毒性,急性中毒時會造成肝臟急性發炎、肝細胞壞死,慢性中毒容易造成肝硬化、甚至導致肝癌風險增加。

黃麴毒素容易滋生於「高碳水化合物」的穀類或乾豆類以及堅果類之中,穀類如白米、大麥、小麥、蓮子或玉米,乾豆類如大豆、綠豆、紅豆,堅果類如花生及其製品,另外特定中藥材也有一定風險。其中,花生更是抽驗稽查中常見容易受到黃麴毒素汙染的食品。

▲▼黃麴毒素是肝癌元兇! 白飯吃錯也危險? 5徵兆判別食物安全。(圖/潮健康授權提供)

白米發現5狀況別買!食物部分發霉還能吃?

廖祐妊營養師表示,黃麴毒素於20~30°C下的環境繁殖迅速,加上台灣夏季潮濕悶熱,容易造成發霉與真菌大量繁殖,毒素最容易在此時出現。如果發現白米有變質、顏色改變、發黑、缺損或破損,皆是品質不佳的徵兆。建議在挑選白米類時,應選擇外觀為真空包裝或經過冷藏保存,較無潛在毒素疑慮。

廖祐妊營養師特別提醒,台灣夏季高溫溼熱,坊間五穀雜糧鋪或米店多為開放式空間,穀物長期存放於室溫下,環境條件適合黃麴毒素生長,民眾務必特別留意。購買後應妥善保存於適當空間,以免增加毒素孳生風險。

另外,部份民眾以為食物未發霉的部分仍然可以食用,廖祐妊營養師澄清,食物存放於同一包裝內,其中一部分就算沒有發霉,但仍可能有肉眼無法看見的微量菌絲附著其中。因此,同一包裝的食物若確定有發霉或遭受汙染,應立即丟棄、切勿再作食用。

▲▼黃麴毒素是肝癌元兇! 白飯吃錯也危險? 5徵兆判別食物安全。(圖/潮健康授權提供)

食物如何存放避免毒素? 營養師教3招顧食安

總體而言,廖祐妊營養師建議,挑選五穀雜糧類時應特別注意以下3點,可避免黃麴毒素中毒等食安疑慮:

1.挑選外包裝完整、乾燥者。黃麴毒素屬於「好氧菌」,需依氧氣存活,建議選擇真空包裝,可以降低其滋生風險。謹記挑選乾貨食品時注意外包裝完整無破損且也以乾燥度高者為佳,避免購買受潮食品。

2食品外觀完整無缺損。穀類、乾豆類及堅果類盡量選擇形狀完整,若米粒、豆子顏色改變,或缺損、破損,恐有致毒風險,不建議購買。

3.注意儲存環境溫度。在大賣場或超市盡量挑選冷藏的貨源,相對不易滋生黴菌。返家開封後應立即冷藏至冰箱中,比起放置於室溫下之儲存桶或米桶,更不容易受到汙染。

廖祐妊營養師強調,一旦有黃麴毒素中毒徵兆,例如發燒、腹痛、嘔吐、痙攣、昏迷、肝衰竭等,應立即就醫及早接受正確治療,才能避免肝臟功能受到破壞甚或提早機能衰退,以致罹癌風險倍增。

本文經授權轉自:潮健康《黃麴毒素是肝癌元兇! 白飯吃錯也危險? 5徵兆判別食物安全

延伸閱讀:

愛吃甜食、手搖飲 恐是「肝癌」導火線? 營養師揭3食物護肝解毒

全身倦怠解隔後竟驗出「10公分肝癌」! 醫師:1種人務必定期檢查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