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成昔憂鬱纏身!醫:青春期就會有 9大症狀「符合3條件」要小心

▲▼艾成擔任一日店長,伊府將鍋燒 × 艾叻沙 聯名。(圖/記者屠惠剛攝)

▲藝人艾成今早傳出在捷運站共構大樓墜樓。(資料照/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藝人艾成今(17日)上午10時許傳出在蘆洲捷運站共構大樓墜樓,墜落在3號出口處,當場死亡並未送醫,消息一出震驚各界,墜樓詳情仍待進一步釐清。不過,據了解,艾成過去曾透露自己憂鬱症纏身,而憂鬱症對醫師或諮商師來說,是重要、普遍,卻被低估忽略的精神疾病。根據目前憂鬱症的診斷標準(DSM-5),若有5個症狀以上且持續超過兩週,大部分時間也處於類似狀態,可能就要特別留意。

社團法人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過去曾分享,憂鬱是正常的情緒,人遇到挫折、失落、不如意,難免會悶悶不樂,但是如果鬱悶的情緒過為嚴重,持續的時間過久,無法拉回、失去控制,就要小心可能是憂鬱症的可能。依照目前診斷憂鬱症的標準(DSM-5)共有9個症狀,若出現至少5個症狀以上,持續超過兩週,大部分的時間皆是如此,就要小心可能是得了憂鬱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9大症狀包括:

1.憂鬱情緒:快樂不起來、煩躁、鬱悶。
2.興趣與喜樂減少:提不起興趣。
3.體重下降(或增加):食慾下降 (或增加)。
4.失眠(或嗜睡):難入睡或整天想睡。
5.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動):思考動作變緩慢。
6.疲累失去活力:整天想躺床、體力變差。
7.無價值感或罪惡感:覺得活著沒意思、自責難過,都是負面的想法。
8.無法專注、無法決斷:腦筋變鈍、矛盾猶豫、無法專心。
9.反覆想到死亡,甚至有自殺意念、企圖或計畫。

▲▼社團法人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說明憂鬱症治療困境與診斷。(圖/取自《社團法人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官網)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說明憂鬱症治療困境與診斷。(圖/取自《社團法人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官網)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張家銘則說,憂鬱症是一個青春期就會發生的疾病,以性別來看,女性約是男性的兩倍。根據董氏基金會2002年在大台北針對國中、高中、高職學生所作的調查,發現憂鬱程度高需專業協助者佔21.8%,課業表現越差者憂鬱程度越高,獨生子女或老么比較憂鬱,家庭支持力越高者憂鬱程度越低。大學生也有一定比例可能會有憂鬱症的可能。老年人由於年紀大、失落多,合併多重慢性疾病的比例高,獨居、社會支持系統不佳者,憂鬱比例更高。

但對於台灣憂鬱症病友的所需,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李明濱曾提到,面對如此高盛行率且高失能的疾病,健康照護體系勢必有所變革。雖然憂鬱症病患的照護,一向被視為精神醫療的一部份,但傳統精神醫療,因著機構化及背負著「污名化」等問題,醫療可近性並不佳。加上憂鬱症的症狀表現中,包含許多一般性或身體症狀,基層醫療往往是患者尋求醫療資源的第一站。另外,憂鬱症病程有慢性化傾向,由基層醫療提供慢性病的持續性照護,實為最佳的管道。

李明濱認為,精神醫療的去機構化,到精神衛生主流化的過程中,除了讓嚴重精神疾患的照護回歸社區,更重要的是由基層醫療提供包括憂鬱症在內的常見精神疾患之醫療服務。除了增加醫療可近性,減少「污名化」外,藉由增進基層醫療對精神疾患篩檢、診斷與治療的知能,加強與共病疾病的全面照護,將使病患獲得較好的臨床預後。

除了增進基層醫療人員心理衛生之相關知能,李明濱指出,加強病患的疾病認知與治療順從度,與精神醫療體系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暢通諮詢與轉介管道,也才能增進基層醫療處理憂鬱症等輕型精神疾患的能力。共同照護(collaborative care)模式,更是近十年來實證醫學研究證實,唯一能夠真正落實基層醫療照護憂鬱症病患的醫療方式。

●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更多【艾成墜樓身亡】相關新聞請點此

►1包只要11元!手刀搶購6串衛生紙 囤好囤滿不用怕漲價!

►大罐抗菌洗衣精!添加茶樹油有效洗去塵蟎,4罐只要$399!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